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 发布时间:2016-04-25 13:03: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嘀嗒、嘀嗒……,时间就这样走过了8年。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伴随时间的脚步,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深植沃土,细雨无声,在中华大地上激情绽放,奏响了科技创新最强音。
喜看科经成果丰
历经八年,水稻“龙粳系列”彻底打破了日本品种“空育131”一品独大局面;深松改土抗逆增产技术使玉米产区耕层深度提高10cm以上,耕层土壤容重降低10-15%,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1.4%,平均单产提高了13.3%;马铃薯产业育成新品种53个,研发新技术141项、新工艺9个、新设备30个和新产品11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4项、地方和企业标准33项,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5件,建立示范基地478个,推荐优良品种241个,实现了中式菜肴集中加工、配送服务的马铃薯半成品商业模式,为突破360万吨薯类淀粉加工业的污染控制技术瓶颈提供了革命性技术;燕麦耐盐性的突破使盐碱地成为了农牧民的“聚宝盆”;木薯加工关键技术的攻克,填补了木薯主食化利用的空白;甘蔗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零”的突破,并使吨蔗生产成本由380元降到了230元;娃娃菜育种打破了洋垄断;柑橘产业利用适地适栽和错位发展,实现了自然生产条件下甜橙鲜果9个月均有上市;苹果栽培实现了由传统乔砧密植向现代矮砧集约高效方式转变;高效梨果脱萼技术使“公梨”变成了“母梨”;欧亚种葡萄“越过”了长江,“落户”南方;瘦肉型北京鸭配套系和烤鸭专用北京鸭配套系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肉鸭品种市场的垄断;贝类体系把鲍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做到了现在的百亿元,让鲍鱼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人人都能享口福;鲆鲽类体系构建的工业化养殖模式引领了现代海水养殖发展方向……
就在这八年,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品种GS豫杂35、豫杂37累计推广1千万亩;济麦22成为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1累计推广3500多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近30亿元;“巴美肉羊”突破了国内没有专用肉羊新品种的局面,生产性能提高20%以上,新增产值32亿多元,新增利润6亿元;大恒699肉鸡配套系累计生产商品肉鸡3.7亿只,配套养殖技术推广获得经济效益52.6亿元;半滑舌鳎苗种累计生产12500万尾、商品鱼约20000吨,年产值达15亿元;南阳牛种质创新与夏南牛新品种推广范围达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新增效益30亿元;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及砧木铁高效机理应用,每亩增收1650元,已推广应用130万亩,年增加效益21.4亿元……
大地之子这样说
在湖北省农科院会议室里,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贤忠告诉记者,自从2011年与华中农大和湖北农科院合作后,企业的母猪产仔从每窝平均10头左右提高到12.3头,每年利润增长超过了10%。
据湖北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砚介绍,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支撑下,不仅使公司的黑羽绿壳鸡年产蛋率提高了50%,种鸡也由2000套增加到了3万套,而且通过蛋品深加工,使一枚蛋的价值提升了3—5倍,2015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
“嘉鱼蔬菜种植在湖北农科院邱政明研究员的指导下,近两年推广了“三减三增”新技术,减少化肥20%,减药50%,减工30%,增产10%,品质提升使价格提高了5%。”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政说。
麻城兆至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明兆接过话题,“我们合作社要感谢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不仅提供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还帮助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而且不需要三请四接,通个电话就解决了,我们就欢迎这样接地气的专家。”
宜昌市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俊仁兴奋地说,“去年我们柑橘产量达到了8万吨,产值2.32个亿,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可以说,没有体系专家支撑,就没有宜昌柑橘产业。”
“谁说不是,没有柑橘体系专家,也没有我们村的今天。现在全村910多户全种柑橘,主打红肉脐橙和冷晚脐橙,由于错峰销售,根本不愁卖。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万元,有一个组人均达到了5万元,现在外出打工的都回村种柑橘了。”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村支书何明国说。
赤壁市茶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新华感慨道,“的确如此!2008年与茶叶产业体系合作后,不仅改变了当地茶农认为青砖茶是低端茶的观念,还通过引入新品种和综合技术改良,使产量翻倍,高品质让价格翻了4倍,千年赤壁青砖茶又兴盛起来了。”
科研精英如此说
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告诉记者,体系的建立由项目变成了平台,打破了隶属关系、部门界线、利益藩篱,一改过去“拼盘”式的项目组织方式,实现了全国业界主要科研力量的优化与重组、一个岗位专家引领一个研究团队、一个试验站服务一个重要产区的技术力量配置格局,有效避免了因研究内容的交叉重叠引起的低水平重复,单打独斗、无效竞争、散兵游勇、自娱自乐、论文至上、科技经济两张皮的局面一去不返,旧貌换新颜,呈现出农业科技创新新常态。基于体系平台多学科专业交叉群集、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单打独斗变成了集智攻关,最大限度发挥了各方优势,使优势产业更优了,特色产业更特了,应对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应急服务也更从容、更及时、更靠前、更有效了。如今自己再忙,偷闲也要跑基层,因为只有走进基层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要问苦不苦,全为价值有,一句话值得!
“是的,加入体系后,方向变了,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的问题导向,使自己走出了象牙塔搞科研,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去,只要对产业有用就研究;舞台变了,只要有我们服务对象的地方,都是我们体系人的地盘,就会有体系人员的身影;关系变了,体系颠覆了同行是冤家,变成了同行亲兄弟,没有了区域界线,没有了心理距离,单兵作战转为了集团军作战,共享资源、群策群力、共做事业;计划变了,现在有了方向性和预见性,少了盲目性和功利性,科技人员从找米下锅游击战,转入了目标明确、保障给力、持久发力的阵地战;视角变了,由眼睛向上看,跑部钱进,转为了眼睛向下看,面向生产、面向基层、脚踏实地、接通地气了;心态变了,不再人穷志短,有了尊严、有了信心、有了自由、有了主见,心情舒畅搞科研了;风气变了,不讲排场、不搞接待、独来独往、专注科研;能力变了,以前做汇报、见记者、下基层就发怵,总觉得无话可说,生怕一问三不知,现在胸有成竹,胜似闲庭信步。可以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改变了我的后半生。”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深有感触的说。
大豆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王铁军赋诗道:产业体系力无边,聚心聚力克艰难。冷眼向洋看世界,华夏大豆终立巅。
花生体系山东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吕敬军接道,进入体系后,不仅对产业发展问题有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既有宽广视野、又能务实解决产业问题的科研新思路。现在不仅低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不仅考虑技术先进与可行,还要考虑经济合理和效益,必须集科学家严谨观、企业家经济观和政治家全局观于一体。
水稻产业体系湖北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游艾青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是东奔西跑找成果,现在是专家下来送成果,试验站成了他们第二实验室,我们也成为了新品种、新技术源源不断的集散地。通过试验示范找问题,再反馈体系去完善,然后推广到田兴产业,最终是百姓专家笑开颜。试验站服务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得到了迅速提升,通过我们二传手把以前科研与市场的跷跷板变成了平衡木。现在都争着进体系,不为资金,为体现价值,为机会无限。”
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禹山林补充道:体系这个平台打通了体系新知识、新产品、新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一线的通道,让每个品种都可实现从重大任务→基础研究→前瞻性研究→成果转化生效益的完美循环。对于像我们花生这样的小作物,在国家是小作物,而在贫困地区是大作物,偏治则废,兼治则兴,切莫人为边缘化。50万的经费支持对大产业来说可能是毛毛雨,但对小产业确是及时雨。八年实践已表明,产业虽小,但很独特,给点阳光也灿烂。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品种选育岗位专家戴洪义建言道,农业生产周期长、区域性强、技术制约因素复杂,必须有针对性的持续跟踪研究,要像同仁堂百年堂训说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那样,真正让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在科学创新中成为排头兵,厚积薄发。对于我们因年龄原因即将退出体系和已退出体系的人来说,已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但老骥伏枥,甘愿做新生代科研人的垫脚石,使他们不再重复地从零开始,而在老一辈用心血积累的基础研究成果上,代代薪火相传,不断去竖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最终攀上农业科研巅峰,通过体系发射农业卫星。我们相信,农业美好未来不是梦!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体系活水来。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从2008年起,农业部与财政部在摸清家底、明确需求后,按照“突出基本生活需要、兼顾消费结构需求”思路,全面启动了50个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科研较少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既包含了谷子糜子、茶叶、蚕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涉及了木薯、啤酒大麦、酿酒葡萄等新兴加工原料的农产品,统筹了大小产业、兼顾了全国性和区域性产业、协调了国内优势产业与国际优势产业,勾勒了国家层面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框架,优化了我国农业科研对产业支撑的资源结构,填补了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区域特色农产品和新兴加工原料农产品科研很少得到重视支持的领域空白,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体系根据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原则,划分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养殖、机械化与设施设备、产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6个学科领域,设立了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33个功能研究室,建设了5677个试验基地、13178个示范基地,聘用了50位首席科学家、1050位岗位科学家、1137位综合试验站站长,凝聚了来自于757个农业科研、教学和企事业单位的2237位农业科研人员和近2万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形成了每种农产品都有国家核心技术力量,开创了覆盖农业科技领域的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格局,引导了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我国农业生产实践聚集。环环相扣的创新链不仅保证了每个产业的每个环节、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分布,也使各个技术环节围绕同一目标分工协作开展工作成为可能,消除了过去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方面的“空白”和“短板”,保证了体系科研成果快速在基层大面积试验示范、落地生根。
体系同时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明确体系人员、任务和运行机制、保证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前提下,从2007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0.45亿元,按首席科学家管理经费30万元/年,岗位科学家基本研发费70万元/年,综合试验站站长研发和试验示范经费50万元/年,探索建立了稳定支持的“特区机制”。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艳告诉记者,八年来,体系平台按照“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的需求导向,形成了需求与研究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科研与生产结合的长效机制,创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人员遴选、“以需求定任务”的科研立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自上而下”的任务委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及“决策咨询、执行和监督”的宏观管理运行的农业科技管理新模式,打造了“民主开放、团结协作、务实高效、诚信奉献”的体系文化。通过稳定经费支持,不仅稳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也稳定了事业,还使科研回归了本原,让科研人员充分体验到科研的尊严与体面,在体系强大动力源推动和坚强后盾保障下,激发了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演绎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把技术用在了大地上,把效益送进了百姓家,把论文写到了国际上。这些接地气、有底气、受欢迎的专家,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据中国科学院第三方评估研究中心统计,体系专家八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130项和重大成果328项;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54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62项,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351个,作物新品种累计应用96.1亿亩,动物新品种累计应用1070.93亿头,累计增产7.68亿吨;研发动植物规模化种养新技术入选农业部主推技术578项,被企业采用新工艺593项,农作物新技术累计推广26.49亿亩,畜牧、水产新技术累计推广268.3亿头,累计增收1.55亿元;研发形成了一批主导农产品品种的病虫害检测、监测与防治技术体系,节约成本1384亿元,减少损失2021亿元;研制和推广农业新设备被企业采用326项,形成了一批农业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成果,带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参与研发并组装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中试线550条,生产线912条,形成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保鲜与物流技术重大成果,大幅度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近五年有35项研发和推广的品种与技术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部所涉领域奖项67%。
以张亚平院士为组长的第三方评估专家组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一项重大管理创新,是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全国范围内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内生机制的成功探索,八年来有效发挥了“结晶核”的作用。
真可谓:体系不偏大与小,利国惠民重实效。静默八载不争俏,可闻她在田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