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扬帆领航
- 发布时间:2016-04-23 02:31:0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孙林李庆国李海涛芦晓春
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单产增幅达20%的杂交小麦、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种子检验资质的实验室、全国最早系统开展的精准农业研究……
这里一系列的农业科研创新成果,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里始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瞭望者和先行者,顶尖成果捷报频传,成为国家重大农业科学发展、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引领支撑、辐射带动着都市现代农业和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这里是农业科研的“地方队”,却始终处在农业科研创新的前沿,为首都两千多万人民餐桌的丰富多彩、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生动精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里就是在农业科研领域久负盛名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58载砥砺奋进,有着1000多名科研人员的院所,触摸其蓬勃不息的发展脉动,探究其如何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扬帆领航。
做好源头创新的主力军——
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根本价值导向,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创新上,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着力打造“创新创造、科技服务”品牌,努力建设现代科研院所
北京是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要发挥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的作用。这一定位,对北京农业发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体量越来越小的北京农业,必须支撑起现代都市发展所必须的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功能,其助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作用愈加凸显。但是,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农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压缩,环境容量压力也越来越大,农业资源保护,特别是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重。
如何辐射?怎样带动?如何在质量提升、效益增加中保障城市的生产、生态、生活供应?唯有农业科技长足发展才能担此大任。作为具有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其中充当的引领示范角色无可替代。
当您在饱览京郊大地美景、品尝新鲜瓜果蔬菜时,可能不会知道北京90%的玉米、大白菜、西瓜等品种,90%的冷水鱼、观赏鱼种苗,80%的大桃品种,70%的高档食用菌品种以及100%的北京油鸡原种都出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无论从每万亩耕地拥有的科学家数量,还是每万名农民拥有的科学家数量来看,北京无疑是农业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地区。这样的科研优势也决定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虽然生长在北京,但发展空间却必然面向全国。因此,在服务好首都的同时,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上海,都能探寻到该院科研成果散发的魅力与光彩。
放眼全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优良玉米品种和蔬菜品种多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性主导品种;遥望世界,一系列优质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先后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巴基斯坦等数十个国家“生根发芽”。
瞄准需求精准发力,瞄准创新不断跨越。如何厚植发展优势,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迎接新一轮农业科技挑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部署,抓住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求实,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去年9月份,中央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在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头衔”之外,中央又赋予了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
这些重大的战略部署和定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新时期清晰定位自己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关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个重要板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根本价值导向,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创新上,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着力打造“创新创造、科技服务”品牌,努力建设现代科研院所。
“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对供给侧改革的支撑。”院党委书记高华说,我们要把科技创新这一支撑改革的措施落实到新的首都功能定位上来,落实到支撑产业升级上来,落实到增加和壮大市场主体上来,落实到满足人们对农业多功能需求上来。
“形象地说,就是‘栽新苗、嫁新枝、长新树’。”高华进一步阐释,“栽新苗”是使大量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孵化出大量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嫁新枝”,就是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改造传统型产业,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长新树”,就是使现有的新型产业通过科技扶持,成长为栋梁之材。具体讲,就是依靠科技把短链条的变成长链条的,把低端的变成高端的,把落后的变成先进的,把幼小的变成强大的,努力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改革释放创新发展活力——
学科建设既要“瘦身”,又要“强体”,实现从“分散”到“集成”转变;“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考核激励“指挥棒”让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农业面临土地、水、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的严重制约。“从供给侧的要素来看,土地、劳动力、资金这传统三要素的潜能是有限的,而像生物育种、信息化及智能装备等科技性要素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为此,院长李成贵认为应在打造现代科研院所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成果产出、转化和推广效率。
“而改革应以尊重科研规律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视角去谋划,要奔着问题去,着重解决整合与分享、激励与约束、引进与自创等几个问题。”李成贵说。
以往重科研、轻转化的倾向,让很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随着科研体制机制再造,发展的活力被极大释放,一大批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
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领衔的杂交小麦课题组历时20余年攻关,首创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在作物科学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系杂交小麦与常规小麦相比,增产15%以上,节种三分之一,节水50%以上,在盐碱地能够正常生长,使我国大面积的盐碱等贫瘠地变良田成为可能。
然而赵昌平心里明白,科研育种上的突破只是为杂交小麦种业打开了一扇大门,“要想真正壮大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
2011年,由中种集团投资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用成果、小麦中心科研人员出技术等入股合作创建了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公司成立那天,见证方都很激动,认为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时刻。因为以往科企合作,较为普遍的模式是科研人员工作单位、身份、待遇等保持不变,还是留在科研单位为企业开展育种工作,由种企一次性或每年提供科研经费,双方约定按比例共享育成品种收益。而这次的股份合作模式则完全不同,是科研人员直接进入新成立的种企开展育种,原单位身份和待遇不变,育成品种归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所有,并根据股权收益进行分红。
“科研院所没有那么大精力去搞推广,而种业公司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这次合作是机制上的‘杂交’,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合作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各方积极性,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高效对接。”据介绍,公司成立后,推广速度是以前的3倍,不仅在国内实现了杂交小麦的快速示范和推广,还使杂交小麦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荷兰、印度等多个国家进行新品种试种示范。
这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重点推进的种企改革和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的一个缩影。这一系列改革强化种业公益性基础研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同时围绕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开展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围绕“出成果,出人才”目标,全院还进行了资源整合、协作攻关、完善成果分类评价和激励政策等系列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优化了科研环境,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拥有15个专业研究所,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4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室、中心,8个国家级原种基地、良种场、资源圃及野外科学观测站,1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之前部门设置以及学科、专业、人员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叉、重复、分散的问题。”院人事处处长杨国航介绍说,为了解决学科布局碎片化和资源配置随意化问题,院里进一步从人才队伍建设、项目、资金、条件建设等诸方面归类聚合、优化配置,做到既要“瘦身”,又要“强体”,实现从“分散”到“集成”的转变。
学科布局与资源配置优化后,院内一方面建设了全院农业科技大数据协同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探索开放协同的科研、推广与管理一体化模式,促进院各部门实现跨界合作、跨地合作、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加紧开放办院,以“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2015年5月25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由京津冀三方农科院为主体,联合区域内相关农业科技资源,以信息协同、人才协同、研发协同、服务协同的方式,引领和支撑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而以该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聚集了全国7个政府部门、8家企业、26家科研院所、25家大学参与建设,集成了价值上亿元的仪器设备、万余份种质资源参与平台科研创新。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审定品种通过育种平台支持或间接支持培育出来,促进了北京种业之都的建设。
院里开花香万里,博采众长酿佳蜜。通过协同攻关、学科共建、成果共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逐步形成上接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横联兄弟省市科研机构和高校,下接北京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先后与法国、荷兰、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开展近百项科技项目合作,与美国弗罗里达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中美联合农业航空、中国-加拿大安全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等联合实验室6个。
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成果和实际推广更加紧密的结合,院里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也发生了变化。杨国航告诉记者,如今更加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和特点,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
对于科研单位而言,大楼重要,大师更为重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着力培育学科领军人才,采取“高杆培土”的方式,培育一支支在国内外有较强行业学术竞争力的学科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同时从战略上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模式”。
改革的集聚效应很快显现出来。一轮轮探索之下,一批批打破体制格局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由此诞生,一张张触角延伸到农户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迅速形成。
向高端农业科研攻关——
以需求为科研导向,打造农业“高精尖”,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业态的创新,改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首都城市发展的优势在科技,北京农业转型的最大比较优势也在科技。如今,北京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70%以上,领跑全国。
站在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的“政策高地”,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线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不断向高端农业科研攻关,打造农业“高精尖”,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业态的创新,改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2012年11月25日,国际学术顶级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人类成功破译了西瓜遗传“密码”。这项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牵头进行的科研创新,为高效培育兼具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植物基因组领域研究的又一突破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的优异系列西瓜品种成为我国早春保护地、早熟栽培的主栽品种,近5年内累计推广937万亩,创造经济效益60亿元。
蔬菜中心主任许勇和他的团队所培育的西瓜品种牢牢保住了早熟市场主导地位;蔬菜中心培育的京葫36号西葫芦品种的产量比国外品种提高20%以上,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垄断我国西葫芦高端品种的格局,迫使国外西葫芦种子价格下降一半以上;白菜、黄瓜、娃娃菜、辣椒等一个个优势品种的育出推广,一次次地阻截了跨国公司的冲击。
“产业竞争是快你一秒,就可能领先一大步。”“只有立地,才能顶天。”许勇认为必须到产业最前沿建研发基地,才能准确把握产业和市场脉搏。为此,蔬菜中心在全国布局了十大研发基地,还在通州现代科技城国际种业科技园建立了400亩核心示范区。
玉米研究中心主任、人称“玉米团长”的赵久然也持这样的观点:“只有农民认可的才是好品种,农业研究应该以生产需求为导向,从生产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再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赵久然带领他的“玉米兵”实现了三个多:一是选育并审定的玉米品种多,达80多个;二是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的数量多,京科968、京科糯2000、京农科728等5个品种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三是实现成果转化和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有30多个,年推广面积达百万亩以上的品种就有10多个。
针对玉米种子“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以及“仿、冒、套”等问题,传统的田间种植方法难以实现快速准确鉴定,赵久然带领团队建成了技术领先设备一流的玉米DNA指纹检测鉴定实验室,这是我国首个获得农业部玉米品种真实性检验资质的检测机构。目前实验室构建了已有2.2万多个品种的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并研发出功能强大、查询方便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项项科研成果孕育产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提及小汤山,了解北京农业的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小汤山蔬菜,但这里还驻扎着一支国家现代农业“尖兵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片占地2500亩、堪称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各种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高端成果令人眼花缭乱。
地下,埋着的48个精密电子秤是检测农业墒情的“潜伏兵”;地上,无人驾驶拖拉机、激光平地机等大型智能化农机具正在田里“撒欢跑”,农药变量喷洒机、果园对靶喷药机、蔬菜嫁接机等各种智能化农机设备在产品展示区讲述着“机器人农业”的故事。
在展厅的一块巨型电子屏前,掌管这只“尖兵团”的“团长”、中心主任赵春江在农机化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向大家展示农机深松作业情况。记者看到,该农机深松作业位置、状态、深度以及面积等信息一目了然。
寒温带无霜期短,而水稻的有效生长期却是保障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赵春江和他的“尖兵团”研发的“智能程控水稻浸种催芽系统”,在保障出芽率达到95%以上同时,使水稻生育期增加7天,平均亩产量增加10%。这项技术,单在黑龙江地区就增创了数亿元的效益。
赵春江和他的“尖兵团”还在这个基地里为国内同行提供了稳定开放的精准农业研究试验平台。他们总结出精准农业技术不同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条件的技术应用模式,累计在黑龙江、新疆、河南等20多个省市示范应用5000多万亩,每亩节约肥、水、药9%~41%。
此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大数据、云计算、基因编辑与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等领域重点部署,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和基础性技术,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技术先发优势。科技服务助农惠农——
打造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通过多种形式科技服务,为首都及全国三农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农民更富裕,乡村更美丽,城市更宜居
多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加速打造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为首都及全国三农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农民更富裕,乡村更美丽,城市更宜居。
科技成果要惠农助农,必须要有看得见效果的示范基地。近年来,他们在北京地区建立技术示范中心基地145个,辐射基地200多个,覆盖京郊所有区县;在京外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30个,成果辐射到新疆、青海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农技推广的一支生力军,累计推广新品种380多个,推广新技术2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清理腾退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低端产业已是常态,这其中就有不少的养殖场被关停或清理。然而,在密云县高岭镇,有一处占地300余亩的养鸡场,却在这股禽畜业腾退外移、清理疏解大潮中幸运地留存下来。
细问起来,才知道这家养鸡场已经被农科院的科技成果“全副武装”了起来。虽然养殖着上万只鸡,却闻不到鸡粪的异味。从曾经一度消失、又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手上成功“复活”的北京油鸡品种示范,到山林果园生态散养技术试验示范,从发酵床养殖技术示范,到栖架养殖技术示范,再到林地种草养鸡技术示范,直至到物流联网应用技术示范,集成如此多种科技示范的养鸡场让人惊叹,原本低端的产业通过应用科技一下子变得高端起来。
大兴现代农业、平谷大桃、顺义蔬菜、门头沟樱桃、通州观赏鱼和葡萄、密云的养殖业和板栗、房山食用菌与核桃、延庆的出口蔬菜以及怀柔的冷水鱼、昌平的草莓……科研人员的脚步走遍了京郊大地,助推着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带来看得见的收益;生物防治、雨养旱作、沼液滴灌、林下养殖等成果应用,为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落地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做了大量可圈可点的工作。
早在2012年,北京农林科学院便正式实施了科技惠农行动计划。惠农行动计划核心为“1+3”模式,即搭建一个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高效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和实施惠农工程。为推进计划取得实效,北京农林科学院每年出台科技惠农行动计划折子工程。截至2015年,已累计实施折子工程30多项,覆盖11个郊区、700个行政村,推广各类新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550项,新增经济效益超过3.5亿元。
2014年该院又针对区县技术需求,集成市、院两级项目资源,推出“双百工程”,即在3-5年形成百名专家服务队伍和百个以上的亮点基地。
密云县第一蔬菜大镇河南寨镇的荆栗园蔬菜合作社从2004年建棚到2014年10年时间,曾在生产中遇到很多问题。作为“一对一”的责任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员陈春秀2015年一来到合作社,就对问题进行了精准“把脉”,紧接着就开出了系列“药方”:推广穴盘育苗技术,防治苗期猝倒病发生;改变株行距有效利用光照,提高了番茄产量;引进推广抗病番茄新品种进行优化;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
“双百对接工作的开展,对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实现了‘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对专家来说,由传统的‘面’服务到‘点’服务,团队有组织,经费有保障,实现科技服务的双赢。”院推广处处长秦向阳说。
“双百工程”进一步聚集了项目和专家资源,构建了以专家为主体的“院、区、乡、基地”4级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工程展示示范蔬菜、畜禽等新品种170个,推广生产技术近180项,推广物化成果75项,核心展示示范面积4000亩,辐射7.5万亩,年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观摩8000余人次,培训6000余人次,对接基地实现年均增产1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600万元。
信息技术成为惠农服务的一个突破口。在由北京市农林农科院建设的国家农科城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农业云服务平台”一推出就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每个在线注册的人都是一个“云端”,而这些“云端”也被纳入了大数据的计算中。作为其中一个“云端”,北京金六环农业园的技术负责人分享了云上农业的变化:管理人员无需在酷热的天气里反复穿梭于生产大棚中,在监控室就可以完成对土壤灌溉、施肥和温湿度的调节。而云平台的专家资源也成了园区的智囊团,“通过专家调配系统,利用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园区能够获得各类专家的实时指导。”
国家农科城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还为全国21个省的328个农业园区、基地、农场开展服务,首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指数也因此提升3个百分点,推进了区域共享。
科技服务热线取得新成效,以“‘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为平台,为全国用户提供科技信息服务1500多万人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助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召开,为中国花卉博览会、世界草莓大会、北京农业嘉年华、世界葡萄大会、世界种子大会等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举全院之力,将北京农林科学院建设成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此为牵引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于未来前景,院党委书记高华信心满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