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经验和技术就是用来分享的”

  • 发布时间:2016-04-20 01:30:5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张童发刘芸菲

  在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讲习村,有一位名叫侯亭的“草莓达人”。他善于钻研,由一个种草莓的“门外汉”变成了令村民刮目相看的“草莓通”;他喜欢分享经验,成立的石榴街道讲习红颜草莓种植合作社,成为本村莓农们技术交流的大本营,打响了讲习村草莓的品牌。

  侯亭原本跑运输,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天,他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同村一户人家种草莓发了家。讲习村位于丘陵之上,土壤质地疏松,灌溉方便,村子里本有种草莓的传统,侯亭琢磨着,既然有这样的致富机会,自己为何不试试?

  说干就干。在虚心向同村的莓农请教经验之后,2008年,44岁的侯亭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盖起了3个大棚,种起了草莓,第一年便收入10万元。市场上草莓行情的不断上涨让侯亭欣喜不已,尝到甜头的他决定放手一搏。

  2010年下半年,侯亭不仅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投在扩大草莓种植规模上,还向银行贷款40万元,租了60亩地,一口气盖了22个大棚,雇了40多个工人,请了一个专门的技术人员。侯亭感觉自己已搭上了致富快车,却不知危机正悄然逼近。

  “规模扩大后,明显觉得技术和管理跟不上了。”侯亭告诉笔者,由于对大棚温度和湿度把握不好,草莓秧苗种下去不久,便得了“白粉病”。技术人员建议赶快把病株移除,侯亭不以为然,当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时,“白粉病”已经传染开来。而“叶斑病”、“红蜘蛛”等各种病虫害也一齐暴发。要用什么药剂,量要如何控制,每个大棚要怎样管理到位,侯亭一片茫然。

  “所有的问题都要依赖别人解决,干着急。那时,我才开始钻研怎么种草莓。”侯亭说,那段时间,他不是呆在大棚里,就是向有经验的莓农和草莓专家取经。他认真研读与草莓有关的书籍,每天细心观察并记录草莓生长状况,适时调整大棚温度和湿度,及时给草莓“起棚”、“闭棚”,不断摸索药剂的使用。如今,侯亭俨然成为了“草莓通”。草莓的收入比规模刚扩大时翻了一番,每年能够挣五六十万元。

  2011年,侯亭成立了讲习红颜草莓种植合作社,短短几年,合作社成员发展至1000多户,不仅有本村的莓农,周边杨圩、姜庄等村大批莓农也成为了合作社的一员。

  “老侯爱钻研草莓种植技术,每年邀请市里、县里的草莓专家来合作社,免费给我们做技术指导,推广新品种。老侯也经常和我们一起切磋种植经验。”讲习村莓农王东阳告诉笔者,去年春节前后,正是草莓高价上市的时候,他家草莓得了“灰霉病”,花成浅褐色,不几天就耷拉下来。在王东阳焦急万分之时,侯亭帮他妥善处理病株,调节大棚内温度,还帮他配了药剂,让损失降到最低。

  “种草莓遇难处,就找老侯!”同村的莓农侯传福有4个草莓大棚,他说加入合作社后,除了种植技术提升,还得到了不少实在优惠。侯亭经常帮助他联络销售,另外,因为侯亭种植草莓规模大,无论是购买秧苗、有机肥还是防止病虫害的药剂,价格都能便宜不少,只要大伙有需要,侯亭总是以同样的价位帮忙购买。几年来,侯亭以低于市场价向社员提供草莓苗300多万株,为社员节省资金100多万元。

  侯亭在种草莓的同时,还养了20多头猪,400多只鸡,100多只鹅,80头羊,利用生物链循环,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又让年收入增加了不少。这个绿色种养经验也在村子中分享开来。为了把草莓种得更好,侯亭还早早地把原来老旧的大棚全部更换成钢结构标准化大棚,采用自动卷帘技术。村子里,谁在大棚改造方面有难题,也总会向侯亭请教。

  提到带领莓农们致富的事,侯亭笑着说:“经验和技术就是用来分享的,大伙把草莓都种好了,讲习村草莓品牌才能响亮,我的生意也更好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