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鱼粉,如何“拉”出一条产业链
- 发布时间:2016-04-19 02:31:34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川本报记者张振中
“师傅,我粉店生意好得很,我需要1000斤鱼粉,要是手工做的,帮我马上运到北京来。”近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南大门附近一个粉店内,店老板何卫在电话里急切地催货。
电话连线的那头远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的南香村,被称为“师傅”的吴安英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栖凤渡鱼粉手工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
一年前,何卫到南香村采风,吃了一碗吴安英手工做的鱼粉,一碗粉促使他回京后迅速开了一家店。今年,生意火爆的他决定在北京再开第二家店。
“在不砸栖凤渡鱼粉这块牌子的基础上做产业。”面对接踵而至的意向合作者,69岁的吴安英一语中的。如今,栖凤渡鱼粉系列产品销往广东、北京等地,一碗鱼粉在悄无声息中已经“拉”出了一条产业链,带动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困境:手工技艺濒临失传,仿冒品牌粉店乱开
“吃着西河水长大的鱼,吃着鱼料做成的粉,吃着鱼粉长大的人。”在吴安英眼里,亲手用手工做成的一碗栖凤渡鱼粉影响了一代人。
栖凤渡鱼粉是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对原材料和制作都讲究“原态制作、原汁原味”。一条西河从村中蜿蜒而过,鱼粉所需的鱼都是在西河中野生放养的,一方面由于西河水是冷水、活水,鱼的肉质好;另一方面,村民将鲢鱼和草鱼、鲤鱼混养,循环养殖、除杂清淤,保持水质干净,保证鱼肉的生态健康。
米是鱼粉制作所需要的主要原料,米一般都要选用常规稻早稻米,这种早稻米只能在本村或环境相同的邻村种植,米粒中支链淀粉含量高,用这种米做成的鱼粉吃得有劲道、有嚼头。
除了这两种主要原料外,最繁杂的还是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吴安英介绍,从选米、泡米、磨浆、蒸粉、晾干、切粉,一个程序都不能少。“满打满算,一天3个人都只能做80斤粉,虽然辛苦,但是原汁原味。”但如此程序繁杂、制作精细的活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10多年前,苏仙区只有20多个人会手工制作鱼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用机器快速制作而成的鱼粉。
“现在的很多鱼粉都是用调味品调出来的,仅郴州市打着栖凤渡鱼粉牌子的米粉店就有500多家。”吴安英对此痛心不已。而在栖凤渡镇副镇长何东霖看来,虽然这些五花八门的鱼粉店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消费,带动了稻米、鱼的种养,但不利于特色米、特色鱼、特色鱼粉产业链的培育打造,失去了特色,没有了品牌,农业产业发展就不可持续。
出路:传统制作+现代工艺,拉动“米鱼姜椒”产业链
和何卫“不经意邂逅鱼粉”不一样,郴州凤楚食品科技公司胡建华慕名找上门来,“三顾茅庐”请吴安英做顾问,想打造鱼粉产业链。
“你不能坏了我的名声,更不能砸了栖凤渡鱼粉这块金字招牌。”吴安英对胡建华要求,对于制作技艺我可不能“不顾不问”。经过一番商谈,达成了共识:制作用传统的,工艺采取现代的,既要保持传统制作技艺的做法,又要借助现代工艺提高产能。胡建华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磨浆,磨具还是石磨,制作程序还是原来的环节,只不过石磨用电力来带动,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高,产能提高了10倍。
“栖凤渡鱼粉发端于农村,如今更要造福农民,要以鱼粉所需原料为基础,形成“米、鱼、姜、椒、葱”产业链,实实在在提高农民收入。”何东霖介绍,为保证栖凤渡鱼粉的质量与产量,在主要原材料大米种植上,栖凤渡镇政府在南香村建立600亩栖凤渡鱼粉专用米种植基地——南香村稻香公园以及年产3万余斤的手工切粉基地,产值600余万元;在重要原材料鲢鱼养殖上,引用西河水养殖鲢鱼,现有养殖水域120余亩,年产鲢鱼30万斤。
前景:做好一碗鱼粉,带动乡村休闲游
为了将鱼粉这一地方特色名吃发扬光大,栖凤渡镇成立了栖凤渡鱼粉协会,以南香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邻近村组,将茶油、晚稻米、豆油、米辣椒、葱等种养专业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目前,已发展会员56户,覆盖全镇15个村,种养加产值超过1亿元。
为了不把“根”丢掉,南香村建立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和传习所,再现制作栖凤渡鱼粉烫切面、熬鱼汤、煮粉等工艺流程,结合西河风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原来,早稻糙米几乎没人吃,田也没人种,只能出去打工;如今早稻米用来做鱼粉,仅种稻、切粉我一年收入就有8万元。这不,今年村里计划再流转1300多亩种植鱼粉专用水稻,我申请流转100亩。”南香村8组村民曾联星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栖凤渡这碗鱼粉吃得蛮香,又赚得了钱,这样的产业我乐意干。”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