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李万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

  • 发布时间:2016-04-13 07:32:25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爱和恨

  2016年4月6日,潼南区扶贫办主任李万隆的工作记录本上,有两项工作划上了重点。一是研究落实巩固脱贫的措施,二是向西藏卡洛区介绍潼南区现代农业和脱贫攻坚的情况。

  自从潼南区完成了市级脱贫检查验收后,该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迎来一批“取经”的客人。而这些人,都会收到一本487页的《潼南区扶贫攻坚工作手册》。

  对于这本攻坚手册,李万隆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攻坚手册将潼南区扶贫攻坚的经验战术都详细的写尽了;恨的是,为了这本攻坚手册,他将摔断4根肋骨的妻子一个人撇在了重医附一院重症监护室。

  2015年6月下旬,李万隆的妻子摔了一跤,4根肋骨摔断。7月就要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那时候正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作为扶贫办主任,李万隆正全心全意准备攻坚手册,一天工作12小时的他,完全没时间照顾妻子,只得请人照顾躺在重医附一院重症监护室的妻子。

  “回过头想,很对不起她。”提起这件事,李万隆眼圈红了。

  谈到妻子,李万隆是一个感性的人。然而在工作中,李万隆却是理性得可怕。他会为了一个数据反复核实,这样较真的结果便是,每天不停地加班。“从2015年端午节开始,他每天最少工作12个小时,而且没有休息过一天。”同事李代良说,他的体重减了13斤。

  两本台账

  翻开让李万隆体重锐减13斤的攻坚手册,除了详细收录了潼南区扶贫的12份文件、通知、倡议书等,更让人感叹的是总共374页的“潼南区贫困户工作台账”和“潼南区巩固提升户工作台账”。

  这两份台账以村为单位,详细记录了每户贫困户的情况。不仅有每户贫困户的电话号码、家庭人口、主要贫困原因、主要帮扶措施等,甚至连包帮责任人及电话、包帮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的电话、村支部书记的电话都登记在册。

  说得简单点,仅仅是两份台账,就收录了46059个电话号码。“我们要保证随便查个任何信息,就能够马上找到。”李万隆说。

  正如潼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小渡镇黄坪村第一书记米照奎所说,扶贫工作是块“硬骨头”,必须作好打硬仗的准备。而打硬仗的前提就是要“知己知彼”。在摸清了贫困户的情况后,该区又制作了“潼南区扶贫攻坚作战图”。

  虽说脱贫攻坚战已经胜利,但这幅长2.5米、宽2米的作战图仍然放在潼南区扶贫办门口。

  “作战图”是在潼南区地图的基础上绘成的。按照国家新一轮扶贫标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潼南区对精准识别出来的50个贫困村、15353户贫困户、50272名贫困人口开展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

  “作战图”清晰地标出了各街镇贫困村的个数、贫困户的户数、贫困人口的人数,而贫困户的户数又分深度贫困户和巩固提升户。例如,桂林街道有贫困村1个贫困户816户2686人,其中深度贫困户45户148人、巩固提升户771户2538人。

  “作战图”上还有一类图示、黄色长方形,标出了蔬菜、李子、核桃、水产、花椒、水稻等基地应该硬化道路、新建(整治)泥结碎石路、改造D级危房、拟建供水工程的数字。

  “作战计划”和“数字密码”

  “作战图”标明了基本情况,然而要知道潼南区怎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李万隆说,这还得从潼南区制定的“作战计划”说起。

  李万隆所说的“作战计划”,对于潼南区的6000余名入户“作战”的干部来说,就是一连串的“数字密码”——“3+1”、“22、22、22”、“1261”。

  原来,潼南区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整合了国土、交通、农业、扶贫办等力量,建立起了“1名区级领导、1个牵头部门、1个驻村工作队”对口帮扶1个贫困村和部门、镇街村三级对口帮扶贫困户的“3+1”包帮机制。

  为让这些包帮机制精准落实,潼南区还成立了22个脱贫验收工作委员会,点对点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区纪委抽调22名纪检组长派往22个镇街,实时监督扶贫干部到岗和履职情况。

  “1261”则是潼南区拔掉“穷根”的根本之举。李万隆说,为了构建“1261”脱贫长效机制,瞄准完成贫困村销号、贫困户越线、贫困区摘帽这个“靶子”,潼南区制定出台了《农业产业扶贫实施办法》和《贫困救助管理暂行办法》“2个轮子”,走好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困难救济、教育帮扶、法律援助、低保兜底等贫困户越线脱贫的“6条路子”,用好自种自养、联户带动、土地置换、入股分红、托管代养、退地入保、扶持农场、订单采购、贷款贴息、农业保险“10个方子”,确保完成脱贫有门路,巩固脱贫有保障。

  贷款利率和土地股金

  潼南区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回想这大半年的攻坚,最让李万隆感慨万千,也是众多来“取经”之人所问到的,则是一道数学题。这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实则帮李万隆解决了大问题。

  要脱贫,不能只把钱发给贫困户,怎么让“输血”变成“造血”,是潼南扶贫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直接把钱发给贫困户,他三天两头就用完了怎么办。”

  于是,潼南区确立了蔬菜、粮油、生猪、经果、水产、乡村旅游六大主导产业,设立2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贫困救助专项基金,协调8家金融机构为贫困村贷款授信5亿元,动员龙头企业带动、派遣科技特派员帮扶,从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解决“造血”问题。

  而这些上亿的资金,不是说给就给的,“我们是要让贫困户傍上‘大款’。”李万隆所说的“大款”,就是投资农业的各个大户。

  土地入股,一亩地到底值多少钱,为了这个换算公式,李万隆研究了不少资料。最后,潼南区以一年期农业贷款利率的方式,即“同期银行农业贷款利率÷租金=一亩地实际价值”这一公式,推算出每亩田可折资12000元、每亩地可折资6000元。再以此为参考,经与贫困户反复协商,最后敲定田按每亩8000元、地按每亩4500元的价格折资入股农业公司。

  贫困户和监事长

  贫困户的土地折资入了股,政府还要按入股资金1比1配比现金,就是说,一家公司若贫困户土地折资50万入股,则政府还要拿出50万的配股。

  虽然规定这些钱只能用作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动资金,但大户们究竟怎么用这笔钱,还得贫困户说了算。

  可贫困户怎么拥有话语权,李万隆说:“我们就有一个规定,贫困户可以当企业的监事长。”45岁的陈贵贤就是潼南区十多位监事长之一。

  陈贵贤是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的村民,高中毕业的她,因为一场大病,家里负债累累。然而,村里引进了重庆市盘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陈贵贤一家1.72亩土和2.7亩田,全部折价入股。如今,陈贵贤不仅可在年底分红,每个月还能按照劳动情况拿到工资。“3月份拿了1000多块钱。”

  而作为企业监事长的陈贵贤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监管公司“脱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前在重庆打工,都只是自己埋头干活,现在感觉自己真是企业的主人了,还可以监管‘公司’的部分股金使用情况,责任更大了。”

  本报记者 罗薛梅 图/本报记者 杨新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