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通胀和通缩在一起了吗?

  • 发布时间:2016-04-12 08:12: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这个中国经济数据的“超级周”,CPI率先亮相。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3月CPI同比上涨2.3%,与2月持平。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5.8%,猪肉价格上涨28.4%。

  正在发生的事情,似乎都是五六年前脚本的重复。先是股市和楼市拉开泡沫序幕,继而是猪肉价格的蹿升,之后蔬菜开始疯狂,“蒜你狠”们重出江湖。在2010年,媒体打出了“通胀如虎”的口号,不断上涨的CPI成为彼时的全民话题,并最终迫使央行在两年后按下降息键。

  肉价和菜价的上涨,有成本推动的因素,有寒冷天气的因素,有资本炒作的因素。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超4万亿几无疑义,这么多的钱放出来,是一定会把物价抬升的,惟一不能确定的是央行能够容忍多大的通胀。

  当初虽难,却并不复杂,因为只有通胀这一个变量,便于央行聚焦。现在的问题变得复杂,市场的声音很杂,有的惊呼通胀来了,有的坚持提防通缩。市场上同时出现通胀和通缩的悖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闻之色变的名词,“滞胀”。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下滑甚至停滞的同时,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却在节节升高,按下葫芦浮起瓢,这是各国经济决策都全力避免滑向的黑洞。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滞胀”远远不成为问题,但生活资料的通胀苗头和生产资料的通缩风险,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襁褓之中。

  好消息是,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尽管仍维持着疑似通缩的可能,但相比较于2月已缩窄。PP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因此只要去过剩产能、去债务杠杆和去楼市库存没有明显进展,PPI就始终蒙着“通缩”的阴影。既然已经定义出新常态,就不可能穿新鞋走老路,“三去”不能空转,一定要为了长远利益而忍受短期利益的剥夺。债转股也好,财政货币双宽松也好,是为改革打掩护,而不是为旧常态续命。须知道,杀君马者道旁儿,不能中了那些低效、僵尸、貔貅式企业的道儿。

  本周,中国将发布一季度GDP数据,这成为世界范围内瞩目的大事。中国经济是否筑底,是否反弹,是否回暖,一季度GDP将给出答案。在此之前,先期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7个月以来首次挤进“景气区间”,工业企业利润在今年前两个月终结了7连跌的态势,实现同比增长4.8%。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在一季度的反弹,对中国经济向好的预期的确在增强。如果中国经济击穿漫长的下行“牢底”,显示出企稳复苏的迹象,说明中国经济的节奏尚在掌控之中,至少可以化解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人士对于通胀与通缩风险并存的担心。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宝贵窗口期,化解“双通”问题,改革才是对的“窄门”。

  改革是老生常谈,改革也是常识。(韩哲)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