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告别“暴利时代”?赚钱能力仍强劲
- 发布时间:2016-04-06 15:07:00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农业银行于3月最后一天交出2015年业绩“答卷”后,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发布了2015年年报。虽然市场早有预计业绩会大幅下滑,而实际的数字仍令人吃惊。以四大行为例,净利润增速全部在1%以下,真正进入了“微利时代”。不过赚钱能力仍然惊人,2015年四大行共赚8660.36亿元,相当于日赚约24亿元。股份制银行中除最早披露年报的平安银行净利保持10%以上的增长外,其他大多数银行也都呈现个位数增长。
四大行交出近十年最差业绩
在持续了多年高增长之后,四大行交出了近十年最差业绩,净利润增速均进入“0字头”。五大行中交行是唯一一家增速超过1%的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也不算乐观,除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达到10.42%外,其他银行都在10%以下。如招商银行净利润增速在3.19%,民生银行在3.51%,这还算较为居中靠前的。
监管部门数据也显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3%,这已是商业银行连续第四年净利润增速下降了。不过从绝对数来看,银行业还是众多行业中的“赚钱能手”。
中行行长陈四清在业绩发布会上感慨道:“银行现在赚钱非常不容易。”不过他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经济下行,又要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利息,风险也在加大的情况下,利润还在高速增长。建行行长王祖继甚至直言,2016年的盈利目标争取是“正增长”,可见“压力之大”。
净资产收益率最低13%
对于银行业绩的大幅下滑,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教授认为,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早在意料之中,但如果据此说明银行盈利能力严重下降也不客观。“商业银行仍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利润在持续增长,放缓的只是增速。这也是经济新常态在银行业的正常反映。”他表示,当下,不少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不良贷款上升较快,吞噬了银行的不少利润。“这其实是银行体系为全国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在买单。”此外还有央行连续降息对银行利润的挤压、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为应对坏账计提充足拨备等因素。
对于曾经的“暴利”现在的“微利”说法,董希淼认为,银行从来就没有暴利。之所以很多人有“银行暴利”的误解,是因为没有看到银行收益的当期性和风险的滞后性,以及银行为实现盈利所付出的成本和风险。“银行贷款放出去了,利息就收回来了,但不良贷款的出现往往是滞后的。”对此,有银行内部研究人士也表示认同,因为现在很多坏账的爆发其实就是当年银行高速增长期埋下的“隐患”,从这个角度很难讲银行什么时期就是“暴利”。
羊城晚报记者观察银行年报中衡量投资回报的“净资产收益率”发现,已公布年报的10家银行,最低的是交行为13.23%,最高的是招行为17.09%,该指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多在10%以下),说明银行赚钱的能力还是比较高的。
不良贷款仍“压顶”
与大幅放缓的净利增速相对应的,仍是不良贷款的攀升。2015年,工中建交不良贷款新增共计1514.22亿元,“双升”趋势并未缓解,而最新公布年报的农行不良率更是达到2.39%,在五大行中最高。
坏账的大幅抬头还令上市银行均出现了拨备覆盖率大幅下降的问题。五大行中拨备覆盖率下降最快的是农行,从2014年的286.53%降至189.43%,下降了97.1个百分点;建行次之,拨备覆盖率下降71.34个百分点至150.99%;工行为156.34%、中行为153.3%、交行为155.57%。据悉,监管层对银行要求的拨备覆盖率监管红线为150%,虽然这不是一个硬性要求,但建行、中行、工行等银行也均逼近这一红线。
多家银行都表示,不良双升的原因,首先是前期风险累积的逐步释放,其次是外部大环境持续低迷,实体经济承压,部分企业经营不规范导致。不良贷款仍然主要集中爆发在长三角、西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并有向珠三角等地区蔓延的趋势。“预计2016年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中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在业绩发布会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