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最牛考研辅导员”不该是高校辅导员样板

  • 发布时间:2016-04-06 03:32: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身为“80后”的吴湘锋,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兼任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四班级的辅导员。作为一名博士辅导员,全班30名学生,其中21人被录取为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研学生中,其中16人被“211工程”大学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76.1%。(4月3日中国新闻网)

  从“最牛考研宿舍”到“最牛考研班级”,再到“最牛考研辅导员”,在中国高校,但凡与考研沾上边,又能在数量上超出常规的,总能引起媒体极大关注,然后火速传遍网络。其实这与高中“升学成绩再创新高”“哪个学校出了状元”没啥区别,背后还是“教育好就是考试好”的传统思维,如果说基础教育受限中国国情搞应试教育可以理解,那么大学还拿升学考试说事,并让“登峰造极者”成为样板,实在是不合时宜,更是对高等教育的曲解。

  全班30名学生,其中21人被录取为研究生,可以说在升学考试中成绩斐然。如果没有猜错,全班剩下9位同学很有可能大多参加了考研,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考上。这21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包括16位211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是否就是最佳选择?大学教育不是应试化高中教育的延续,而应给学生多种可能性,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自身特长,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人生之路,不管是升学、创业、就业,还是考公务员,其中没有优劣,只有是否适合。

  笔者并不反对大学生考研,但现象性规模性考研就很不正常。为了延迟进入社会、认为考上研究生就不必顾及社会,显然并非理性之举,而有些高校和辅导员恰恰为了让渡自身责任,提倡学生一拥而上考研。考上研究生又如何,真实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脱节,将来就业时还是大问题,对社会就业一样造成负担,而本科母校却能收获“多少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的荣誉,却不管正是自身的应试教育让“职业考生”因为知识结构不足每每活在社会边缘。

  “最牛考研辅导员”现象的背后,是辅导员队伍背景单一的困境。现在高校辅导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学历水平越来越高,但辅导员的职责决定了,不是学历越高就越好,他们除了要关心管理学生学习生活,还要引导学生做出最有利的生涯规划,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进入社会的辅导员,受自身阅历所限,最能给予学生的指导就是“让学生考研,鼓吹考研有多大好处”,是否从而导致一些高校考研越来越好,直接就业越来越差?高校成了考研辅导班,“学霸型辅导员”是否在从中推波助澜?其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在最该充实的不是高学历毕业生,而是有成功社会闯荡经历的高素质人士。

  “最牛考研辅导员”是搞应试教育高校的“霸气测漏”,高校应该是发掘、发展学生多元潜力的所在,辅导员来源应该有多元背景,为学生能力充分发掘、发展计,“最牛考研辅导员”不该是高校辅导员的样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