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评级展望屡被降 财政部称“没必要担忧”

  • 发布时间:2016-04-02 02:50:46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个月内穆迪、标普相继将中国评级展望降为“负面”,财政部称其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

  1个月内穆迪、标普两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展望。3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评级公司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债务、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惠誉对中国维持评级展望稳定

  3月31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在公开声明中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确认中国评级为AA-。标普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将维持在6%,然而政府和企业财务杠杆会恶化。负面展望反映他们认为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这可能导致今年或明年中国评级下调。

  中国财政部对此迅速作出反应,财政部4月1日发布副部长史耀斌答记者问一文。史耀斌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穆迪、标普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我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评级公司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结构性改革取得的进展,评级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

  事实上,这是1个月内第二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展望。今年3月2日,穆迪宣布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a3水平不变,但是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标普、穆迪、惠誉为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目前,仅惠誉没有下调中国评级展望。据媒体昨日报道,目前惠誉对中国主权评级仍为A+,评级展望稳定。惠誉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系统性风险与脆弱性,但中国的主权资产负债表仍然坚挺,这一评级结果考量了正负两方面因素。

  多名官员曾驳斥机构调降评级

  对于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展望,此前国内媒体及多名官员均予以驳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3月20日公开表示,对评级展望下调“不care”。

  在3月2日穆迪下调评级展望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接连发表文章反驳,称穆迪的这个决定是缺乏事实基础支撑的,与保持稳健的中国财政严重不符。评级中国信用应多看发展,对中国负面展望“看走了眼”。

  多名国内官员亦就穆迪下调评级展望发声。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3月4日称,穆迪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没有远见的,将来实践会证明它是错误的。国际评级机构的信誉已经大打折扣,评级机构应当通过专业性和客观性来恢复自身信誉和影响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也表示,不能用传统的、以往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应该用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3月12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亦对此发表看法,称这是对银行业的误判。

  对于财政部有没有打算跟三大评级公司“做做工作”,让他们有比较正面的看法的提问,楼继伟在3月20日回应称:“不必一个一个去拜他们的码头”。

  新京报记者 李蕾

  ■ 热点问答

  不会明显影响我国经济市场运行

  记者:评级公司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史耀斌: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评级公司将我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总体可控,为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地方政府和实体经济企业债务仍处于合理水平,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记者:金融领域一直受到国际评级公司高度关注,财政部门在金融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史耀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是,金融领域的风险也会对经济产生明显的负外部性,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及面广,隐蔽性、脆弱性、传染性强,具有准公共性的特征。

  财政部主动采取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多项措施,共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建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支持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等。在当前的形势下,财政部门将继续支持金融体制改革;同时持续关注和防范金融信贷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新京报记者 李蕾

  ■ 宏观数据

  时隔八个月PMI重回“荣枯线”上

  新京报讯 (记者赵毅波)国家统计局4月1日公布数据称,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2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以及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和市场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进出口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重回扩张状态。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比2月上升2.8个百分点,是2014年10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进口指数为50.1%,比2月提高4.3个百分点,是2013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

  分析认为,经济改革政策逐渐生效是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因素。

  招商宏观分析师张一平认为,3月PMI环比涨幅明显高于2013年以来的同期水平,表明不仅是节后集中开工等季节性因素所致,而且是总需求管理配合供给侧改革实施增强了经济回稳动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2016年第一季度例会透露,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