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 生态共享(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东莞调研行)
- 发布时间:2016-03-25 07:14: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一场以“生态河湖、绿色共享”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在广东东莞市麻涌镇举行。以造纸、电镀等出名的麻涌镇虽是制造业大镇,但生态环境优美,在华阳湖湿地公园,数百公顷的水面碧波荡漾。2013年以来,麻涌镇以华阳湖为核心的旅游区吸引珠三角等周边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同时引进中粮、阿里巴巴、京东、云南城投等投资的项目43宗,总投资近350亿元。
麻涌镇的成功实践,恰是东莞近年来谋求“绿色崛起”的缩影。特别是2013年设立的“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探索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协调发展路径。3年来,一个“生态共产业一色,自然与人文齐飞”的新水乡初见雏形。
转型发展,还民碧水蓝天
从107国道中堂段转入东向村,原来当地人熟悉的珠江特种纸厂,去年悄然挂上新厂名——广东莞乡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这是东莞水乡地区“两高一低”企业整治退出方案出台后中堂镇最早关停的纸厂。拿到5200万元关停补贴后,老板陈树芬将偌大的厂房改建成粮食仓库和深加工车间,就地转型做粮油仓储生意。
东莞是传统水乡,“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水乡人,小时候虽然穷,却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麻涌镇人大副主席黄伟雄说。然而这种田园生活,被后来无序、粗放的发展打破了。烟囱林立、遍地工厂换来的不仅仅是微薄的经济收入,还有到处流淌的发黑发臭的污水。
2013年2月17日,广东出台《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将麻涌、中堂等10个镇和虎门港纳入水乡经济区,“以跨区域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求解多年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死结’。”东莞市委副书记、水乡管委会主任姚康说。
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清退落后污染产能。2014年9月“两高一低”企业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以来,54家造纸企业被依法关停,减排化学需氧量、氨氮量、二氧化硫量等分别占广东省下达东莞市“十二五”任务的20.2%、4.1%、37.9%。
其次是综合整治,水乡地区建成截污主干管网264公里,基本完成一镇一河涌整治工程,开展9座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工程。经过多方努力,水乡地区水质明显改善,局部地区如华阳湖部分指标达到Ⅳ类甚至Ⅲ类水的标准,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4.4%,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看到碧水蓝天。
再造水乡,谋求协调发展
珠江口东岸,沿着沙田镇穗丰年水道宽阔清澈的水面一路向出海口,一座座富有疍家(水上船民)文化特色的草屋正在搭建中,连接它们的水上栈道掩映在芦苇丛和红树林中。东莞沙田镇党委委员袁攀说,这条14公里的水道,正在建设一个融展示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疍家文化体验园。
这边是湿地的美丽与静谧,那边是虎门港的繁忙与兴旺,立足“生态港”规划的立沙岛精细化工产业园、泥洲岛高新科技园区正展现其吸引力。目前,虎门港区引进了包括益海嘉里、中石油、中海油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去年7月28日,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两大项目再度落户,总投资108亿元。“产业基础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良,这是我们落户的首要原因。”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贵说。
生态环境的优化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沙田(虎门港)是生态临港工业,麻涌是生态农业和电子商务,而道滘则是新材料、新装备、新硬件、新能源、新医药、新业态等“六新”产业……2015年,水乡地区GDP不降反增。
在绿色发展牵引之下,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也出现转机,生态环保产业成为新的主流,再造了一个“新水乡”。2014年7月以来,水乡经济区引进重大新兴产业项目70个,以京东、菜鸟为代表的电商产业集群在东莞水乡迅速壮大。
生态建设,打造宜居东莞
水乡新变化撬动了东莞绿色发展的全局。全市累计淘汰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污染企业8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由1252家压减至440家;松山湖、生态园、虎门港、长安新区、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等探索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转型示范平台拔地而起。
凭借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营商氛围,东莞市先后引进投资6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过3100亿元。华为、联想、中集、万科、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纷纷相中这棵“梧桐树”。“这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法的最好证明。”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说。
绿色发展的成果,越来越为广大东莞人所共享。东莞划定了占国土面积44.7%共1103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建设生态景观林带251.82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08%,遍布全市的1210个公园广场和900多公里绿道成为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好去处。
经过努力,东莞成为联合国环境署认可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拥有14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3平方米,到处都可看见湿地公园、水边绿道、水上游船等岭南水乡风貌。2015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十二五”期间最佳水平,全年达标天数307天;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稳居上游水平。
如今的东莞,新型工业文明呼之欲出,不但宜业,更加宜居;如今的东莞,绿色发展从理想照进现实,不负大好春光。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25日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