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引领全国 海南特区再立潮头
- 发布时间:2016-03-17 11:09:5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海口3月17日电题:“多规合一”引领全国 海南特区再立潮头
新华社记者王晖余、郑玮娜
海南拥有很多“全国唯一”的响亮名片,但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作为全国唯一的省域“多规合一”试点省份,承载着新的特殊使命。自去年6月开展试点以来,海南省有效破解“规划打架”,划定生态“高压线”,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激活了改革发展新动能。
破解“规划打架” “一张蓝图”干到底
翻开《海南省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以及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都在这“一张蓝图”上徐徐展开。
“‘多规合一’首先要解决各种规划交叉、冲突、打架的问题。”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华友说。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和部门壁垒,很多规划自成体系但又相互冲撞。
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对此深有感触:“‘十二五’时期全县有各种规划71个,互相牵制互相重叠,不仅导致很多项目难以落地,也影响了生态保护。”
规划打架是普遍性顽疾。海南省梳理发现,全省各种土地、林地、建设、海洋等规划的重叠图斑127.9万块,面积达1587平方公里。
“推行‘多规合一’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和部门壁垒,对全省的土地、林地、岸线、岛礁、海域、江河湖泊、地下资源进行科学总体规划。”海南省委主要负责人说。
海南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多规合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高规格的规划委员会和规划督察机构,统一技术标准和空间信息数据,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把所有规划落实到一张无缝对接的蓝图上。
在编制完成的《海南省总体规划》中,海南以全省为一个大棋局,通过空间置换、资源优化配置、布局优化调整,形成了完整、优化协调、数字化的“一张蓝图”,有效解决了空间重叠、数据打架、图斑冲突等问题。
“多规合一推动资源节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利用效率。”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说。三亚市原有70多个规划,经过绘制“一张蓝图”,挖潜“有规划却无法利用”的土地资源近50平方公里。
划定三条“高压线” 实现发展保护“双赢”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是“中国木棉之乡”,3月正是观赏木棉的最佳季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但县委书记林东去年的这个时候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来的游客多,忧是配套服务设施滞后,有时游客到下午4点还吃不上午饭。”
林东说,以前县里规划了很多工业用地,不仅效益较低而且影响生态,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又受到用地和规划方面的掣肘。
经过“多规合一”的统筹布局,昌江迅速整合土地资源,规划落地了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一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被动局面大为改观。
昌江的变化是海南“多规合一”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缩影。
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副厅长毛东利介绍,在“多规合一”试点中,海南省划定了三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分别是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消耗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比如陆域生态红线面积达11535平方公里,占到全省陆地总面积的33.5%。
海南以生态红线为基础,改变过去以市县为单位设立园区的做法,统筹谋划旅游园区、高新技术及信息产业园区等六类24个省级产业园区,能耗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聚集态势初显。
“一张蓝图”也为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朱华友说,海南确定了全省优先发展的十二大重点产业,依靠“多规合一”产生的改革动力,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规划代替立项 审批“瘦身”激发新动能
注册成立一个公司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海南生态软件园的答案是“3个小时”。
在园区“企业服务超市”,前来登记注册的企业络绎不绝。在这里,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公章刻印等一系列程序最快在3个小时内就可以“一站式”搞定。
“这是‘多规合一’试点带来的重大红利。”海南生态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淳至说。
生态软件园是海南三个“多规合一”试点园区之一,核心是以政府职能审批向制订规划、政策、标准、监管和高效优质服务转变。
自2013年以来,海南省经过四轮清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瘦身79.3%,但项目审批环节和流程繁琐、评估评审多等问题仍然突出。
“多规合一”让行政审批进一步“瘦身”成为可能。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静说,海南在园区“多规合一”中试行“规划代替立项”,以整个园区的评估评审代替单个项目的评估评审。
以生态软件园为例,海南对7.1平方公里的园区一揽子做好总规和控规,并对区域进行一次性整体审批。这意味着只要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企业的单个项目不用再开展立项审批和项目评估评审。
短短几个月时间,在三个试点园区中,海南生态软件园新入驻近200个项目,博鳌乐城国际医疗先行试验区动工14个项目,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动工12个项目。
“多规合一”给海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