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绝不会“硬着陆” 去产能不会引发“下岗潮”

  • 发布时间:2016-03-07 06:5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林火灿 郭子源  责任编辑:罗伯特

  

  3月6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全国两会首场记者会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录摄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召开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宏观经济——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看中国的经济,不能再用传统的视角。”徐绍史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从这三个视角看,2015年的中国经济表现非常亮丽。

  首先,中国经济在平稳运行中实现了速度变化。2015年GDP增速为6.9%,比2014年回落了一些,但仍在7%左右的合理区间。同时,就业平稳增长,预期新增就业1000万人,实际完成1312万人;居民收入增幅达到7.4%,明显快于经济增速;CPI温和上涨,同比上涨1.4%;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其次,结构不断优化。从需求结构看,消费贡献率达到66.4%;从产业结构看,三产占比达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从地区结构看,地区发展朝着平衡、协调、协同的方向发展;从城乡结构来看,2015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

  再次,动力在转换。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上游产业困难比较大,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和集聚,新动能快速成长。

  “看经济不能只看眼下、只跟过去比,而要既看态势,又看走势,更要看趋势。”徐绍史说,从走势看,今年1月份,CPI达到了1.8%,PPI环比、同比降幅都在收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虽然有所回落,但主要与节日因素相关,多个分项指数已经出现不少积极变化,而且非制造业PMI还在荣枯线上方。另外,今年1至2月份的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

  从趋势看,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2016年,我国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但总的来说,信心坚定不移,挑战不容低估,政策储备充裕。”徐绍史说。

  从信心层面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还有高效的基础设施;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有着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市场主体;区域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要素流动越来越便捷,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各地比较优势就可以发挥得更加充分;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在提高,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在增加,而且每年都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劳动大军的队伍里。

  从困难和挑战层面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低速增长,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地缘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会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国内看,国内经济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而且财政金融领域的一些风险也在积累。

  “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徐绍史说,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因此,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谈“硬着陆”——

  “硬着陆”的预言会落空

  有人说,中国经济“硬着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拖累了全球经济和市场。

  徐绍史回应说,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经济绝对不会出现“硬着陆”,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徐绍史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复苏也会发生外溢效应,但“中国经济拖累全球经济”的说法没有道理,也站不住脚。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其次,我国进口数据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有所下降,但是进口额仍然居世界第二位,进口实物量持续增加。第三,去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了14.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了18.2%。

  “我们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徐绍史说。

  今年1月份,中国股市波动、汇市波动,接着美欧股市也出现了波动。“有人说这是中国股市波动带来的。这高估了中国的能力,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外溢效应。”徐绍史说,2月8日到12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股市都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挫,原油价格最低逼近每桶26美元。从根本上讲,这是对世界经济的复苏缺乏信心。

  “2月份那几天正好中国春节休假,股市休市,这说明国际波动跟中国毫无关系。”徐绍史说。

  谈预期目标——

  设定区间增速切合实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6.5%至7%。

  “设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区间增速,体现了创新宏观调控、把握区间调控的新思路,是切合实际的。”徐绍史说,从区间的下限看,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从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来看,“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一定要在6.5%以上,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低于6.5%的话,今后几年的压力就会更大;如果在6.5%以上,就可以争取主动。

  徐绍史说,前两年区间调控的时候也有此考虑,底板是就业,顶板是物价,底板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设了这样一个下限。

  徐绍史指出,从区间的上限看,主要是体现了积极主动的导向,要向社会和市场传递信心。而且,去年是6.9%,今年设7%的上限也比较切合实际。

  “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扩大了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速弹性范围,而且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相吻合,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徐绍史说。

  谈就业——

  去产能不会引发“下岗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既涉及收入,也影响消费。徐绍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去产能力度加大,但不会出现“下岗潮”。

  从以往经验看,在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中,各地政府能妥善解决职工的安置问题。徐绍史说,当前,我国正从上述两个产业入手来化解过剩产能,中央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这些困难职工。

  “有中央政府的指导,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徐绍史说。

  徐绍史还表示,总体来看,中国的就业问题应该是比较乐观的。第一,有些企业虽然比较困难,但采取措施来稳岗,比如减少劳动工时,稍微压减劳动报酬,形成了就业的缓冲带。第二,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创造的就业岗位更多。第三,三产吸纳就业能力更大。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第五,劳动力在企业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越来越快,劳动岗位的匹配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

  “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了针对‘五类人’的支持政策以及建设‘三张网’。”徐绍史说,这“五类人”包括大学生、失业或返乡的农民工、困难企业具备再就业能力的职工、困难地区有就业意愿的人员、确实有困难的就业人员。“三张网”是指就业信息网、职业培训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这“三张网”不仅可以兜住“五类人”,同时也能服务广大就业者。

  谈改革——

  相关工作正在部署推进

  “我国现在的改革侧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徐绍史说,这是“十三五”期间的一条主线,也是根据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判断和重大部署。

  “从总体上看,我国面临的矛盾很多,但是结构性矛盾已凸显出来,就是制造业、服务业,甚至农业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徐绍史说,因此,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来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徐绍史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明确的理念、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任务。其中,明确的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清晰的思路是“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具体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目前相关的工作正在部署推进,至于说国企抵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者企业改革,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徐绍史表示,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有难度,但大家都拥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徐绍史说,2015年相关部门制定了国企改革的三大方案,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二是一些配套的文件,包括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企资产监管、国企功能界定和分类等这些具体的指导文件;三是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还有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

  实际上,相关的改革也已展开,特别是央企的改革,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已经从112家减少到106家,中远和中海、招商局集团和中外运长航集团等6对共1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而且还选择了若干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等。

  “今年是国企改革任务落实年,我们需要按照去年出台的这些文件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和试点。”徐绍史说,发改委还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牵头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

  谈投资——

  投资应“一石三鸟”

  2016年,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是否会出台类似2008年4万亿元投资一样的刺激计划来实现稳增长?

  徐绍史回应说,从需求看,“三驾马车”中首先仍要大力促进消费。目前,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6.4%,我国的消费领域非常多,发展也很快,应该想办法更好地促进消费的发展。从出口看,需要积极争取进出口贸易保持比较合理的水平。

  “当然,我们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增加有效投资来补短板、调结构,这也是我们政策工具箱里的一项政策。”徐绍史说。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着“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三个重大问题,普遍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打好投资的组合拳,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9.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17.2%。

  徐绍史表示,2016年,我国仍然需要更好地增加有效投资。首先,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其次,要做好投资项目的储备,“干着今年的、备着明年的、看着后年的、想着大后年的”,使投资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再次,要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牢牢抓住一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调结构、补短板,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粮食水利、中西部铁路、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等领域建设。此外,要进一步用好专项建设基金这个政策工具,去支持那些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特别是一些补短板的项目。

  “投资应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徐绍史说,即应该有补短板调结构、培育新动能以及稳增长的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

  谈“十三五”规划——

  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草案在篇幅上比“十二五”规划多出了两万多字。由于规划是政府意图的表达,因此有观点认为,“有形的手”伸得更长、管得过宽。

  “规划的篇幅确实增加了一些内容,但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市场主体起引领作用。”徐绍史说,“十三五”规划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来编制的,特别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二者的边界理得更加清晰。

  徐绍史说,“十三五”规划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来编制;同时,《建议》中的“六个坚持”“五大目标”在规划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徐绍史看来,发展新理念和经济新常态贯穿于“十三五”规划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也落实在各项重大政策举措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主线来处理。”徐绍史说。

  和以往一样,“十三五”规划也确定了一系列主要任务目标,包括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见成效;发展协调要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要总体改善;民众生活要明显提高等。同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科学设置了“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的量化指标,包含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类25项指标。

  徐绍史表示,在这25个指标中,约束性指标有13项,基本上是针对政府的,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预期性指标主要针对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

  徐绍史说,这部规划纲要包含了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强调了要划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也强调市场和政府的协作配合,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大概有160多项,涉及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这样五大方面的支撑。”

  此外,徐绍史指出,“十三五”规划在民生问题上的笔墨更重、措施更实,一是明确了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二是提出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三是明确提高教育和健康水平;四是加强重点群体的权益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郭子源)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