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做好“旅游+”加法 谋划全域旅游大格局
- 发布时间:2016-03-01 14:3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温州3月1日电 (记者 张茵 见习记者 王梦瑶)雁荡山的凌峰胜景、楠溪江的秀水风光、南麂岛的海天一色……行在浙江温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江、海、湖、岛、泉汇聚一域,一幅山水和谐的美丽画卷落笔而成。
在浙江南隅这片瓯越大地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散落分布在山水间。海岛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应有尽有,在有限空间内酝酿着发展的大棋盘。如今的温州,正以青山绿水为底色,描绘着生态旅游的新蓝图,诉说着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温州故事”。
据了解,2015年,温州市旅游局实施了“提效率、提效益、提品质”和“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卓有成效,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68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7%;旅游总收入80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4%,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迎政策东风旅游产业落子成局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丰富的山水资源是旅游产业繁荣的重要基础。温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如何运用这些资源令温州的旅游产业实现繁荣发展成为温州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26日举行的浙江省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浙江省省长李强强调,旅游业是支撑浙江省未来发展的大产业之一,是值得深度挖掘的“黄金产业”。浙江要积极顺应旅游常态化、全球化、消费个性化、供给精准化的发展态势,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建设,以好山好水好风光为依托,科学规划、注重创新、培育精品、补齐短板、强化统筹,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
为此,温州市人大代表、苍南县广播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汤秋黎建议温州市要借助这缕东风,勇迎旅游发展的新契机,推动温州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加快统筹全域旅游资源,谋划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去年,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产业成为千亿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要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五色旅游”,着力打造“十大景区”,将温州打造成为独具山水情怀的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并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千亿的大产业,全力培育体现温州特色的旅游业态。
当旅游的发展蓝图绘就,一系列的旅游发展动作也相继展开,温州针对旅游产业的谋划也“落子成局”。
2015度,温州共谋划了56个涉旅招商项目,计划投资548.76亿元(其中超过10亿的项目16个),成功举办全市旅游招商大会,签约了雁荡山旅游综合体、文成航空小镇等12个项目,协议引资171.36亿元。全市在建旅游项目达346个,总投资为1159.09亿元,累计投资为516.9亿元,实际投资202.96亿元。
除了项目的跟进和资金的投入,温州还开展了竞争性创建A级景区活动,不仅洞头半屏山-仙叠岩、永嘉楠溪江石桅岩、文成百丈漈-安福寺等相关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了景观质量预审评估,泰顺乌岩岭、瓯海泽雅、乐清中雁荡山(扩容)等3个景区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也顺利通过了浙江省景观质量专家评审会评审。
除此之外,温州还制定出台了《温州市3A级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创成命名5家3A级旅游景区。深化了雁荡山和楠溪江旅游景区合作,打造出我国最大的山水型组合景区。
未来,温州还要继续培育多层次、特色化优秀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在鹿城、龙湾、瓯海和瑞安等地发展时尚消费、滨水旅游、月色休闲等特色旅游业态,优化其都市旅游功能,还要加快实施乐清雁荡山和永嘉楠溪江跨区域旅游一体化,打造“中国山水诗故里”品牌景区。而在洞头、永嘉、文成、泰顺等地,则推行旅游“主业化”“全域化”发展模式。
一系列的“大动作”让温州各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相互融合、互利共赢的“生态链”。到2017年,温州市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届时,旅游业成为千亿产业、富民产业和温州支柱产业的目标指日可待。
谋旅游+业态多元化元素融入山水间
当“全域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温州落地生根,持久地保持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才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为此,汤秋黎建议,温州要做好旅游+这道加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温州地区的旅游产业能否借这个东风起早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发展更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比如说农业、养老、文化等等,让温州的整个旅游变成一个‘大旅游’的概念。”汤秋黎说到。
在《实施意见》中,温州提出了“五色旅游”的概念,力求通过多元化的旅游业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旅游变得去景区化、去跟团化、去星级化,这成为旅游+的一个生动实践。
方案指出,温州要大力发展“绿色”“月色”“蓝色”“古色”和“红色”旅游,做好旅游大文章。在绿色生态旅游方面,充分发挥雁荡山、三垟湿地、乌岩岭等区域的龙头引领作用,开发一批生态度假、养生养老旅游产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加快“月色”夜景旅游发展,重点打造一江(瓯江)两岸、一山(景山)两园(生态园、江心公园)、一街(五马商业街)两区(印象南塘风貌休闲区、朔门特色文化休闲区)等“夜温州”旅游精品;充分利用南麂、洞头及连绵海岸景观带等“两岛一带”滨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和大众兼备的“蓝色”海洋旅游休闲业。另外,培育一批“古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革命圣地旅游。
如今,“五色旅游”在温州已经有了生动的实践。如今在洞头,海岛旅游的潮流正热,星罗棋布的小岛为游客带来了蔚为壮观的“蓝色”旅游景观。而在永嘉,一幅“青山绿水、田园野趣”的“绿色”画卷正在画就而成,帮助来客告别城市的喧嚣繁杂,回归自然,寻觅乡愁。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在“十二五”期间,泰顺凭借自身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将发展旅游与时尚文化、养老养生、廊桥古迹、生态文明相结合,不仅成功创成3家省级非遗景区,还建设了一大批省、市级特色旅游村、金牌农家乐以及特色民宿等旅游接待设施,较好地推动了旅游多元化的发展。
而在2016年,泰顺更是计划要做足做好“旅游+”的文章,促进旅游与各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以红色旅游品牌加快“五色旅游”发展,还要突出“本土”抓特色,实现全年新增民宿(乡村客栈)床位150张以上,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经营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以泰顺为缩影,如今在温州,旅游+的步伐正日益加快,推动产业融合,成为未来旅游大发展的关键。
未来温州将以瓯越文化为主体,深入挖掘本地历史和地域文化,推动“旅游+文化”发展。比如引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演艺集团,策划推出具有温州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大型实景演艺节目。另外,推动“旅游+农林渔业”发展,挖掘森林公园、乡村农庄、海洋牧场等特色资源,开发一批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等旅游产品。同时,通过举办体育品牌赛事和民间体育活动,推动“旅游+体育”发展。
走信息化道路旅游产业碰撞互联网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温州在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方面一直大力推进,积极对接信息化技术推进自身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然而推进范围不够广,推进力度不足等问题依旧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温州虽然也在微信平台开发和互联网预订票方面进行了应用,但是很多景区的硬件条件达不到,没有实行电子检票,导致温州在互联网+旅游方面并没有全面地推开,这个方面相对较弱。”汤秋黎担忧到。
为此她表示,在群众旅游需求快速提升的当下,旅游的智慧层次也要加以提升,因此也要做好互联网+的这道加法。
她建议到,温州的旅游要与群众当前的需求接轨,要快速实现网络购票、移动支付、电子检票,以及人流车流疏导系统的信息化。同时,温州也可以将多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应用到旅游产业当中,实现线下推介和线上活动的互相结合。
如今互联网的应用为旅游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互联网+旅游的模式有利于旅游产业快速与消费者和市场对接。
据了解,未来,温州市将鼓励促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在线度假租赁、在线旅游租车、网络营销、网上预订和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业态,扩大在线旅游交易的市场规模。推进旅游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拓宽移动支付在旅游业的应用。推动互联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而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对永嘉旅游的发展发表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旅游发展要抓好亮点,以游为主,“游宿”结合。同时在过程经济中,旅游的消费者、产品、服务也要更加精准化。
而对于永嘉的旅游发展,他建议到,永嘉要把旅游业发展放在全县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楠溪江全流域旅游景区化的推动,同时利用发展永嘉县古村落的资源,处理好核心景区与流域之间景区的关系,加强景区基础设施、诱导系统、服务系统各方面的建设,放大手笔,拓宽思路,把旅游文章做大。
如今,温州不仅将现代化、信息化的元素“浓缩”进山水间,还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浙南游”,一支以旅游为谱的“进行曲”奏响在温州的大地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