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出土”股票不值钱 贬值的是银行信誉

  • 发布时间:2016-03-01 09:29: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人对信贷和股票之类市场的不满,时不时地会通过一些偶发事件引燃和宣泄。

  比如,最近在福建“出土”的一个陈年老股票,尽管数额小得可怜,但兑现结果却触发了人们的无名义愤,大家不觉得是小事。

  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福建泉州当地一位村民黄培川手持两张当地农村信用社分别于1956年和1984年发行的2元股票要求兑现。但信用社答复说,这类股票早在2005年他们就已在报纸上发布公告进行集中清退。现在如果股民手中仍有此类股票,按照相关规定,仍然可以拿到信用社兑现,不过价值不高,2元股金加上利息只能兑3元多。

  网友的不满,主要是觉得1956年的2元钱和今天的2元钱的实际价值的天壤之别没有得到兑现。有人说当时的2元相当于现在的200元。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要是欠银行2元,这时候不知道利滚利都多少了”。

  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虽然无法计算,但隐隐觉得,假如是存款的话,1965年的2元钱,当时购买力应高很高,存到今天,连本带息再加上通货膨胀率,怎么着也要超过百元。

  但是,笔者发现在汹汹的讨伐声中,网友们似乎偏偏偷换了概念,将股票误做了存款。笔者仔细阅读网上链接的《泉州晚报》的报道,明明说是股票嘛,而且还有照片为证。除了股票概念,还有分红记录的介绍:

  其中发行于1956年的股票的背面写着1957年和1978年两次分红的数额;发证日期为1984年的股权证,其“记载”一栏显示1984年9月曾有过一次6角钱的分红。这都很清楚说明是股票而不是存款,而且似乎中规中矩。要是按股票论,是亏是赚,股东都得认账。挣得少那是你运气不好。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将两者混为一谈?难道他们不懂这犹如ABC类的基础知识?

  静静地一想,其实答案很简单,而且不言而喻——

  且不说2005年信用社单方面作出的退股决定事先是否征求了“股东”的意见、且不说信用社擅自单方退股是否逐个地通知到“股东”,就连1965年和1984年分别发行股票时,“股东”的认购是否是自发自愿的,都是一个问号。根据历史经验,“股东”是自发自愿认购的可能性和概率估计很小很小。

  股东不自主的还很多。根据信用社“2元股金加上利息只能兑3元多”的回复,似乎是说,即便退股后股东没有立即领取本金,但以后领取,也可以加付期间利息。但是,2005年的退股的本金2元,却远不是1956年的2元的真实价值。显然没有包括49年间的存款利率和物价上涨因素。

  至于“分红”,发证日期为1984年7月21日的股票,虽然当年9月曾有过一次6角钱的分红,但直到2005年就这么一次。而另外一张入股期长达49年间的股票,其两次分红能有多少,相信不会有合理的答案。

  没人会拿这样的“股权”当真,因为人们对这样的股权的最低的期待是拿存款收入做参照物。虽然网上愤愤不平的人们都不是当事人,但是普遍的遭遇和环境,让他们自觉进入到当事人的角色:是你强迫我入的股,所以起码不能让我亏得太狠吧。就当是存款吧!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才出现了将“股票”说成存款的指鹿为马现象。只不过这样的指鹿为马,不是权势者的颠倒是非,而是弱势者的无奈自保。

  为什么说这是对信贷业的不满?一个最直接的不平就在眼前:中国银行存款贷款利差之悬殊排在世界前列;中国银行对客户贷款采取复利制度,也就是利滚利,但对客户存款则一年算一年,利息永远转换不成本金。

  大家都知道从银行贷款,逾期还款要挨罚;但很多人想象不到,最近还有房贷户提前还款,结果竟被银行以“违约”为借口罚款的咄咄怪事。

  至于间接的不满,恐怕更多。甚至此前自己或他人在与银行打交道时遇到的一些奇事怪事,都积累下他们对银行恶感的根底。现在出现了数十年的银行股票不值钱现象,以前还出现过存款数十年银行不认账的前科。

  人们的不满,当然有中外对比的因素。根据报道,前几年,国内有人发现了祖上在民国时代购买的英国汇丰银行的股票,拿去兑现还真的就成,而且收入十分可观。

  如果说到对股市的不满,那就更大更多了。但再大再多也必须当做过眼烟云。认为唯一能做的,只能把握好即将来临的机遇,比如IPO融资注册制度,理论上讲,只要符合规定,谁都有资格上市融资,融资不再是少数人和群体的特权。于是,这项改革能否真的落到实处,相关部门的操作规定是否符合改革宗旨,大家要仔细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