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东风驱寒意 改革点兵急——来自闽南企业的新春见闻

  • 发布时间:2016-02-24 14:52: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福州2月24日电 题:东风驱寒意 改革点兵急——来自闽南企业的新春见闻

  新华社记者郭奔胜、康淼、黄鹏飞

  不等不靠抓改革,敢闯敢拼谋创新……新春伊始,记者来到民营企业聚集的闽南地区,在厂房车间,在研发基地,听到最多的声音都是“改革”。在市场有些寒意的开年之际,闽南企业家的改革意志和创新精神带来了阵阵暖意。

  “要让听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严重,高端供应不足,结构调整加快。在厦门、泉州、漳州组成的闽南金三角,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了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的压力。

  以制造业重镇泉州为例,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占用资金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合计达40.3%,其中纺织服装业39.8%、鞋业46.7%、建筑建材48.8%。企业库存积压告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在卫生巾、纸品龙头企业恒安集团总部办公室,年逾六旬的董事长许连捷直截了当地说。

  面对寒风凛冽的市场,以许连捷为代表的闽南企业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打得开天窗,才能看得清方向;接得了地气,才能把得准潮流;抓得住细节,才能控得住成本。

  恒安集团的经理们说,过去从新疆、东北发回的市场报告,至少需要10天才能处理完,等到回复给一线业务员,可能市场早已变了模样。

  “要让听见炮声的人做决策!”面对国际同行的挑战,许连捷愈加重视“车间”和“市场”的建议。作为拥有3万员工的企业,恒安实施全员提案制度、启动研发团队合伙人制、联手IBM打造大数据产业系统,曾经的“千里传书”,如今24小时便能办结。

  商场如战场,在不少闽南企业家眼里,“野蛮生长”时代已成过去,精准化改革才是生存王道。

  “通过报表就能看到改革。”安溪茶企中闽魏氏总经理魏贵林在账目中发现,公司85%的茶叶依靠送货上门而非门店销售,但门店成本却占据了总营收的55%。外人眼中光鲜无比的门店阵容,成了企业因循守旧的“苦果”。

  未等市场开始转变,魏贵林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造。2年内,他关停了118家门店中的80家,转而推广会员制和茶品定制。“轻装上阵”的中闽魏氏,在接下来的茶市“寒流”中成功逆袭。

  在晋江内坑高铁物流园,福建陆地港集团执行董事李圆圆从货车身上看到了改革空间。“企业对物流成本越来越敏感,更愿与专业服务商合作,每箱可节省300元成本。”

  脱胎于传统物流企业,陆地港集团立足客户反馈而不断进行改革,从单一的物流服务,到报关保税、国际快件、跨境电商……成立3年,公司已拿下2100多家外向型企业客户。“今年开春,我们将推进跨境电商全业态综合服务模式,预计营业额还会有30%的增长。”

  “市场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没有人比企业家更能感受市场的步步紧逼,无论“冷热”,“市场永远是最好的教科书”。

  “过去就是闷头生产,现在既要抬头看路,更要追赶市场需求。”在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CEO吴金錶看来,市场无时无刻都在敲响改革警钟,而改革一定要接“市场”地气。

  作为国内化纤材料行业领先企业,百宏过去并不重视与下游的互动,现在却坚持每年和服装公司到巴黎时装周参展,携手捕捉市场信息,从最新时尚趋势来设计产品。

  从村口小工厂到香港上市公司,如今的百宏拥有近400人的研发队伍,产品种类从200种一路创新到800种。今年开春,公司已瞄准2019年及以后的趋势进行产品研发。

  闽南企业家们认为,市场是一本看得出门道的教科书,企业需要睁大眼睛观察市场信号。在他们眼中,市场更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牵引力。

  曾经营着家族企业的汽配生意,“创二代”蔡伟强敏锐地从用工荒里察觉到智能生产的潜能。尽管市场尚未成熟,他已迫不及待地设立了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公司,研发VR减速机,开始工业机器人设计。

  “传统市场已饱和,但新需求空间永远无限。”专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厦门简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步勇认为,企业家眼界有多宽,市场的空间就有多大。

  52名员工中拥有40名海内外高级科研人才,简极通过高度专注的设计引领模式,在闽南体育产业集群中另辟蹊径,与李宁公司合作开发了我国首款智能足球,今年的生产订单已全部排满。

   “会拼才能四两拨千斤”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这首曾伴随无数闽南企业家闯荡四海的生动名曲,如今再次成为他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而唱响的“同一首歌”,但是最响的音已经从“爱拼”变成了“会拼”。

  “拼”,曾是草根老板起早贪黑“学技术”,是业务员千山万水“跑市场”。如今,“拼”更意味着洞察形势,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

  “‘拼’不会过时,只是‘拼市场’要讲新办法。”从拉板车卖货的小商贩到千亿市值企业的掌门人,许连捷坚信,哪怕是一张纸、一双鞋、一根螺丝钉,都还可大有作为。在办公室,他随手抽出“心相印”纸盒中的一张纸巾说,薄薄的一张纸,从未停止创新。

  审视自我、看得见问题,是“会拼”的前提。记者所到之处,企业家不忌讳“企业研发占比低”“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够”“现代公司治理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正视现实的闽南人找到了“拼”的方向,更明白如何靠“精神侧”发力。

  “靠砸钱,靠广告,我们比不过阿迪达斯、耐克。但我们要有勇气,用中国人的情商在国际市场拼一拼。”在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眼里,知己知彼,扬长补短,才是成熟的改革心态。“从1991年提出打造国际品牌开始,匹克不断从自身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来不敢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在洛杉矶设立研发中心,赞助国外体育强队,匹克不仅将“中国制造”品质带到了全球,更将中国人的拼搏精神传遍了世界。许景南相信,只有“会拼”,中国品牌才能“四两拨千斤”。

  崛起于漳州,曾因一部DVD机“红遍大江南北”的万利达集团,在“互联网+”浪潮中,同样不敢放慢脚步。

  研发UMS联合管理系统,逐鹿智能家居蓝海……万利达董事长吴凯庭认为,不仅要“爱拼”,更要“会拼”,以永不停息的创新拼劲应对各种挑战,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赢家。

  一年之计在于春,闽南企业发力改革、勇闯市场,与春相向而行。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经济高地上,又会是一年好风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