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稍稍往后退 杂粮杂豆往前走——看农垦“镰刀弯”地区如何压减玉米调结构
- 发布时间:2016-02-23 15:30: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2016年,国家要在“镰刀弯”地区(东北、华北、西北玉米种植区成一条弧线)调减1000万亩玉米。如东北地区,将因地制宜地发展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草食畜牧业、草业等,恢复粮豆轮作,鼓励发展粮改饲等。适度压减玉米种植面积,是为了优化种植结构,释放库存压力,缓解国内外价格倒挂给上游种植户带去的增收难度,减轻给下游加工企业造成的成本高企难题。让我们看看垦区是怎么做的。
土地“用”“养”结合,玉米不再越区种植——
大兴安岭跑在了前面
皑皑白雪覆盖之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透着迷人的气息,万物在深冬里孕育。红瓦蓝墙的职工院落里,墙上挂着一串串红辣椒,晒场上堆放着收获的粮食,掀开苫布一看,里面不是玉米,而是大豆、白瓜籽、南瓜、芸豆等杂粮杂豆……
压减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大兴安岭垦区的种植户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逐渐转变越区种植玉米观念,优化种植品种,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由原来的50万亩压减到30多万亩,逐步向结构更合理、效益更优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过渡。
农闲不唠别的,就唠咋挣钱
诺敏河农场四队有耕地9241亩。他们加强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种植白瓜3000亩、南瓜660亩,又引进示范户种植苏子550亩、马铃薯20亩、珍珠红芸豆300亩、小粒芽豆400亩,其他类芸豆50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平均亩收入在800元左右。
场长梁伟说:“2009年以前,四队不赊不借能种上地的只有1户,那时大家没信心往前走,岁数大的盼退休吃养老金,岁数小的外出打工。如今大家农闲不唠别的,就研究咋挣钱,信心足了。”
费继松讲起当年调整种植白瓜的经历:“我到黑龙江讷河买白瓜种子,需要1.1万元,当时手里就有5000元,余下的都靠借。买回来后,家人反对,不让种。我就想这么一堆白瓜籽也不能全嗑吃了啊,狠下心种在了地里,秋后算账一亩挣了300多元。”
诺敏河农场种植户们不仅善于总结种植经验,而且在农闲时走出去,寻求新的发展路子。今年,他们计划种植胡萝卜、大葱、毛豆、甜玉米、黄瓜籽、中草药等经济作物。
玉米效益下滑,咱向“有机”要卖点
欧肯河农场全面推进多元产业,探索发展现代有机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2015,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年份,将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但是,农场面对有限的土地,和大部分由职工分散经营的现状,如何解决好员工群众致富的出口问题,如何实现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农场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针对传统作物种植方式使土地板结、效益降低的现状,玉米单产和品质提升空间局限,而且面对农产品价格市场低迷,以及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欧肯河农场积极尝试绿色、有机农作物种植。副场长韩立宏说:“农场在2015年首次尝试种植有机作物,寻求从事有机作物开发、研究销售的公司进行合作,寻找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2015年,该场种植有机玉米200亩、有机大豆1400亩、有机马铃薯100亩和有机黑小麦240亩。在经营管理上,与北京嘉博文公司、武汉生物科学院合作经营,由他们提供有机肥料及生产技术,与加格达奇兴佳薯业公司签定了种薯订单。有机玉米单产达1300余斤,有机大豆单产达140斤,有机马铃薯单产3200余斤。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农场决定在2016年继续扩大有机作物种植面积,且成为今后农场发展特色种植和有机作物种植的主要生产基地。
既低头种地,也要抬头学技术
冬闲时节,在大兴安岭垦区文化议事中心内,挤满了听课的种植户。发展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学科技、用科技已经成为大家热衷的必修课。
欧肯河农场五队举办科技培训班,请专家对经济作物、矮高粱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农业生产部门则对未来农产品市场行情、结构调整等进行讲解。
通过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特别是矮高粱种植技术的培训,许多种植户对种植矮高粱产生兴趣,连队随即帮忙联系订单。目前,已经有7户种植户签订了面积近千亩的矮高粱种植订单。
每年冬季,大兴安岭垦区农业科技部门都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授课。农场还以科技示范户培训为抓手,发挥他们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张玉枢 董艳波)
不种玉米种什么?河北农垦——
推多个“套餐”供种植户选择
2015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让玉米种植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河北垦区地处镰刀弯地区的北方农牧交错区,是连接农业种植区和草原生态区的过渡地带,站在十字路口,河北垦区的32个农牧场将如何应对?对此,河北农垦推出了玉米改饲草、玉米改杂粮、玉米改大豆等不同的种植模式,供种植户选择。
2015年河北垦区玉米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价格呈断崖式下跌,而生产成本则大幅上升,造成玉米籽粒生产盈利空间减少200元/亩,极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为此,河北垦区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一是确定了坝上平原春玉米种植区以发展耐旱型杂粮杂豆、马铃薯、饲草、青贮玉米为主,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促进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确定了冀中南平原和冀东沿海夏玉米种植区以发展饲草、积极发展耐盐耐旱的饲草、青贮玉米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改饲”、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结合。2016年预计调减籽粒玉米4万亩,力争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10万亩以上。
玉米结构调整是一项涉及土地、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强化指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农业生产发展长效机制。他们完善补贴政策,研究建立合理轮作体系的补助政策,实现种地养地结合。通过建立信贷担保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改饲”、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结合。加快选育青贮玉米专用品种、高蛋白大豆品种,培育替代种植的高产优质的杂粮饲草等品种。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加大“粮改饲”补助力度,扩大试点范围,以养定种、农牧结合,带动种植结构优化,种养结合型调整。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以养定种,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 (杜亚周 张兴卫 韩兴民)
“玉米减一半,效益提四倍”
黑龙江红色边疆农场2015年大田种植获得了亩均近400元的较高收入。在去年自然灾害不断、玉米价格走低的不利因素下,他们缘何会有如此好的收入?原来,地处”镰刀弯”地区的红色边疆农场根据市场需求,提前调整种植结构,压玉米种白瓜籽,玉米种植从60%压减到36%。
“我家的48亩生活田和经营田去年全种的白瓜籽,还竞价租种了150亩白瓜籽市场田,共投入了15.2万元,虽然前期偏旱,但经过细心管理,亩产仍达到了100公斤,市场价格18元/公斤,纯效益20万元。”谈起白瓜籽种植,农场种植户袁伟忠满脸的喜悦。
种植户闫万权说:“在农场定单销售政策的引导下,四区一组家家都种有白瓜籽,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去年全组种白瓜籽5560亩,亩产最低85公斤,最高105公斤,平均效益是玉米的4倍。”
农场坚持市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确定了“降玉米、稳大豆、上白瓜、增经杂”的发展思路,玉米种植比例由原来的60%调整到36%,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25.7%以上。
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农场积极引导扶持职工发展大棚果菜、林下、水产和畜禽养殖等多元经济,使职工群众收入颇丰。2015年仅果菜种植和林下、水产、特色养殖全场就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
为推进职工持续增收,农场有计划地扶持培育以诺林豆制品公司为龙头、合作社种植为原料基地的“龙头+基地”经营模式。农场合作社按照公司需求,统一品种和农艺流程,最大限度提高大豆品质,公司则以高出市场0.4元/公斤的价格收购合作社的优质大豆。去年一年,诺林公司实现豆制品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润730万元。与诺林公司订单合作的由185个联户家庭农场组建的大豆种植合作社,相比其他大豆种植户亩均增效60元。 (宋景兰 田沅鑫 程至亮)
记者观察
算好加减法,换取好收益
王军是河北保定的玉米种植户,去年他种的17亩玉米获得丰收,但玉米收购价却比往年跌了20%,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往年,玉米的价格能在一块零六左右,可现在八毛钱都没人要。刨了杂、挑走好的,到手的钱总体要少收入五六千块钱。”
王军的遭遇代表了不少地方和垦区玉米种植户的生存现状。
自去年以来,随着收储政策调整、巨量库存积压、新季玉米上市以及需求萎靡、进口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玉米价格呈现下跌态势。而纵观近些年的玉米表现,玉米出现阶段性过剩,加上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得玉米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这种现象并不是2015年才开始的。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而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尽管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特别是玉米阶段性过剩的状况愈加凸显,种玉米的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过去七年,我国的玉米临储收购价一路走高,而国际市场价格却一路向下,我们在保证农民收入的同时,风险也在逐年积累,特别是愈演愈烈的价格倒挂导致国际市场玉米大举进入,下游加工企业、粮食存储和国家财政压力都急剧增大。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所难免,一场针对玉米的“变革”就此展开:国家已安排3亿元资金在“三北”地区选择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着力推进农牧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式。2016年,将大力推进玉米结构调整,在“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只有算好加减法,才能换取好收益。调减玉米既是为了解决高库存问题,也是对受制于价格话语权变化而做出的积极应对。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植积极性,尽早谋篇布局,避免矛盾和问题越积越深。
对于”镰刀弯”地区而言,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按照国家部署和节奏实行谨慎操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适度地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并不是说种玉米就毫无价值可言,更不能粗暴地将玉米一棍子打入“冷宫”;而”镰刀弯”地区以外的地方,则不能用错了政策,该种玉米还得种,我们必须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对于调减玉米的地区来说,也不能一减就完,要尽快拿出替代种植的方案来。如东北地区,就要从农户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增加大豆等杂粮杂豆的种植来弥补收益,这样才能保护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否则,如果没有优于玉米的收益,农户转种其他农作物的可能性将会打折扣。从东北垦区的执行情况来看,目前当地已就玉米调减后增加经杂作物出台了实施细则,得到了垦区种植户的支持。(买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