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脱贫树”成鸡肋 枣资源开发利用薄弱吕梁山区枣业如何走出困局

  • 发布时间:2016-02-23 15:30: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

  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实现“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天然的优势。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当然,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诸多“短板”,补齐这些“短板”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扶贫开发的应有之义。

  山西省永和县阁底乡于家咀村有4万株枣树。全村目前剩下12个劳动力,大多数都在50岁左右。2015年,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的专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被“枣疯病”侵染的枣树。“这8、9年我们对红枣越来越灰心,村里很多人的枣树有的都好几年没管过了。”于家咀张姓村民说。

  永和县所在的吕梁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吕梁山枣区曾是山西乃至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枣生产区域,以木枣系列为主要栽培品种,面积约200万亩,占全省的40%,年产量约30万吨,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有七八十万人,一度是吕梁山区脱贫的支撑产业之一。

  如今,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导致枣贱伤农、劳动力流失管护跟不上、缺职业枣农,科技难以形成生产力,吕梁山区枣业面临困局。200万亩的“脱贫树”需要有效手段去点“树”成金。

  缺职业枣农,产业不进还退

  红枣是中国独有的果树,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国栽培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超过600万吨,占全世界的99%以上。红枣可鲜食、制干、观赏或加工,综合利用价值极高,该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产业。

  山西是我国传统的枣主产省份,是枣的原产中心、生产中心和优势栽培中心,全国最大的枣树种质资源圃就在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枣树分布于全省的90多个县,面积约500多万亩,总产量达60万吨以上。吕梁木枣主要分布在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和兴县4个县域的66个乡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吕梁红枣产业主要以干制枣、低档蜜饯和马牙枣类占领市场,每斤鲜枣2元、干枣5元,曾长期占据国内主要枣果市场。

  从2003年开始,以交城骏枣和太谷壶瓶枣为主的山西优良红枣品种被大量引种到新疆、宁夏等地,随之打造出来的“新疆骏枣”品牌迅速占据国内主要红枣市场,而原产地山西的干枣因个头较小,品相不如新疆大枣,逐渐失去市场。

  引领市场的吕梁红枣为何没有与时俱进?

  缺职业枣农是一个现实问题。与几乎同时起步的晋南果园比较,吕梁红枣产业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显得更加突出。

  晋南稷山板枣、临猗梨枣等无论在品种的更新换代、管护技术提升、品牌打造上都很专业。临猗县山东庄的李长娃从挖酸枣树嫁接开始从业30年,目前30亩冬枣能卖300万元。能赚大钱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走在产业的潮头。晋南水果在当地一批职业果农的引领下,逐步完成了产业的升级。

  反观吕梁枣业,30年来装进篮子里就是枣、收不回来就当肥,老百姓没有也不敢把枣树当成致富产业,枣业的种植基本上是兼业行为,没有培育出职业枣农,对市场变化不敏感,枣业自然不进则退。

  兼业化生产需专业化服务匹配

  与没有职业化枣农“对应”,吕梁红枣目前以青枣蜜饯、贡枣蜜饯、马牙枣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能保全红枣营养、便于消费者安全食用的枣休闲食品和食品中间性辅料产品几乎没有。2015年,很多企业又在拼杀一款枣夹核桃的产品,加工深度可见一斑。

  从新疆收购原料,打山西品牌已经是山西红枣行业公开的秘密了。龙头企业引领不力,同质化低水平产品竞争导致了行业利润摊薄,处在下游的农民从枣业找收入更难。2015年,记者随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调研,所到之处大量废弃枣果,部分枣农连晾枣积极性都没有。

  职业化枣农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化管护枣树成为吕梁木枣产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留住产业,永和县林业局招募了专业的管护队伍承担起管护工作,成员多是些当地有枣树种植经验的枣农。

  不知道大批枣树得了“枣疯病”,不知道得了“枣疯病”的枣树必须连根拔起才能减少损失。“我今年53了,现在学技术感觉也很吃力。”一位枣农说。

  “现在的技术下乡缺乏连续性,枣农连一些最起码的管护知识都不懂,每次就只能从最浅显的东西教起,这种重复启蒙工作,再有积极性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山西省农科院的贺润平博士说。

  “兼业化生产需要专业化服务,就像傻瓜相机一样,为农民提供集成物化技术集成模块,农民可能不懂为什么,只需要到什么时候干什么就可以了。”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李捷所长说。近年来,谷子的种植面积增加就是因为山西有了好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模块。这意味着,作为承载精准扶贫的特色枣业目前在科技服务上,需要三类精准的手段:综合配套技术、科学配伍的专用物资、有针对性的适应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用“一县一业一品”支撑特色产业精准升级

  山西吕梁山、太行山两大集中连片贫困区有21个扶贫攻坚县。特色产业升级成为21个县脱贫看得见的可持续手段。最近,山西省提出了用“一县一业一品”的理念推动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成为山西特色农业践行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抓手。

  “上一次农业调产如果以产业为载体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这一轮的调结构转方式应该是以产品为载体的。”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说。

  “一县一业一品”理念是指,以县域为单位的农业特色产业要在新品种推广、新产品开发、大品牌打造上下工夫。

  “就吕梁木枣来讲,品种和产地定位应转为优质加工原料品种和优质原料产地,同时进行产区加工品种改造升级,需要分几步来走,一是嫁接改良新品种。目前我们从吕梁山选育的临黄1号,适应好,抗裂果,丰产性和商品性都不错。”

  “其二,这么多木枣树,一下子全改良也不现实,应该重新市场定位,做深加工,将内在品质好却卖不出价格的枣果甚至残次果有效开发利用。比如我们成立的红枣技术产业联盟拥有的红枣白兰地、红枣醋饮、红枣果酒等酿造产品,国外是没有的,我们的红枣深加工产品具有稀缺性;国际市场上果酒是趋势,所以,无论在品类上还是在中国特色产业的国际表达上都能支撑起高附加值的枣业发展。”

  “其三,枣渣也是高膳食纤维产品,还能深度开发出好产品。对木枣全加工,保守估计可以支撑起木枣3~5元/斤的收购价。”李捷说。

  目前,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牵头,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天香果庄园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和企业,创建了山西红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抓住吕梁红枣市场定位、商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裂果残次枣综合利用和产后商品化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组织创新攻关,目标是让红枣产得下、收得回、存得住、销得出,为山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支撑。 (本报记者 吴晋斌)

  快马,加鞭

  农产品加工业历来是扶贫开发的生力军。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在全国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段时间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即便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201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也比工业平均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这匹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马”,对群众脱贫、致富的拉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如此,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正如山西吕梁山区的枣业。快马变慢,不排除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自身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

  有业内专家指出,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处在承上启下阶段,未来30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基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工品消费将大幅度上升”的判断,也是基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为2.1︰1,而现代农业的标准之一是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要在1︰5以上”的差距。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使之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光有挂在马头前方的一簇青草还不够,还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刺激、激励。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仅要继续加强支持力度,而且各级政府要对产业结构、优先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比如支持政策的重点要从产中部分转向产后的加工、保鲜、物流部分;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结构布局等。

  今年,农业部提出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除了部分补助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之外,在规划和政策引导以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将有所动作。山西省正在实施“一县一业一品”战略,对于吕梁枣业围绕商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裂果残次枣综合利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创新攻关。这样的利好要再多一些、再实一些。

  快马扬鞭自奋蹄,期待在扶贫开发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能一马当先。 (房宁)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