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听村民细算增收账

  • 发布时间:2016-02-08 09:29:3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朝民

  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2月7日,我来到安徽省灵璧县虞姬乡虞姬村的姐夫家。在姐夫家中,聊家常,话丰收,听喜悦,谈期盼,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姐夫的心里话。

  姐夫张训虎兄妹5人,都已成家立业。姐夫是一名小学老师,授课之余帮姐姐从事种养业。姐夫家流转土地65亩,种植小麦和玉米,年育肥猪150多头。

  姐夫说:“我们家过年,人多,热闹。遵循父母嘱咐,年三十午饭,必须在一起吃。午饭烹制,也是各显其能。比如,你姐厨艺不错,掌勺;嫂子、弟弟、弟媳妇杀鸡、洗菜、切菜、配菜;俺妈,能把握炒菜火候,就专门烧锅。”

  “他们在家做饭,咱们贴春联去!”姐夫拿着春联,端着浆糊,我和外甥同去。贴完春联后,姐夫给我泡了杯热茶。在姐夫家客厅,我们俩聊了一会儿。

  “姐夫,去年你家流转那几十亩地的收成怎样?”我问。姐夫说:“总体收成还可以。由于受赤霉病影响,小麦总产量6万多斤,亩产900多斤,比2014年减产两三百斤;不光总产减少,小麦质量也不太好,卖的时候每斤才1.08元,低于托市收购价1毛钱。小麦虽然减产,但玉米却是大丰收,总产有8万斤,最高亩产达1500斤!遗憾的是,2015年玉米价格下跌太厉害了,每斤比2014年掉价两三毛钱,增产不增收!”

  玉米掉价,姐夫不但不忧伤,相反他却笑容满面。

  “对于玉米掉价,感觉你好像很轻松啊,为什么?”我问。

  姐夫说:“主要因为2015年猪的行情好!”

  在我追问下,姐夫算了笔细账:“我家8万斤玉米,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卖了一部分,以每斤0.85元的价格卖了1万斤;二是存了一部分,在粮食银行中存了2万斤;三是吃了一部分,1万斤玉米做了猪饲料,以每斤7.9元的价格,目前已经育肥出栏了21头猪,毛收入3.1万元。剩下的4万斤玉米,还能育肥出栏100多头猪,如果还是目前这种价格,毛收入在16万元左右。两者加起来,毛收入将近20万元。但如果把5万斤玉米一次性全卖掉,毛收入才4万多元。这样一来,掉价的玉米变成了值钱的猪肉,收入成倍增加!”

  姐夫手机响了。姐夫说:“你姐说午饭已做好,让咱们回家吃饭。”

  到家后,姐夫从屋里抱出一盘万响鞭炮。鞭炮声响,振聋发聩。我和姐夫一家人,站在门口围观。放完鞭炮后,姐夫笑着说:“那些烟花,留晚上再放!”

  鞭炮响过,大人们陆续落座。勤快的孩子们,把我姐做的一道道菜,端上餐桌。姐夫打开一瓶白酒,每个成年男人各倒一杯。女人们喝葡萄酒或饮料。

  姐夫的父亲举杯,想说感慨的话,却抿下一口酒,招呼众人伸筷。嗅觉与咀嚼的快感,仿佛一年的愉悦,填充着肠胃,打通了脉络,话语像浮动的菜香,盘旋与扩散开来。兄弟姐妹之间,觥筹交错,笑声朗朗,好不幸福。

  席间,姐夫表情凝重地说:“老爸老妈现在年事已高,希望都能抽空常回家看看,尽孝不要等,要及时!老爸老妈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老爸老妈新年快乐、长命百岁!”“好!好!”兄弟们异口同声。

  姐夫的话让我心绪难平。每次与父母分别时,我都会给父母说:“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我陪老爸老妈的时间太少!在回家路上,姐夫的话不时萦绕心头,我暗下决心,从今以后我要尽可能地常回家看看。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爸妈,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