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给市民多点能“缓气儿”的街区

  • 发布时间:2016-02-05 05:48:5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城市人似乎永远都在赶路,而少有能“缓气儿”进而流连徜徉、驻足观赏的落脚处。内涵提升式发展不仅指科学规划、精细建设,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安全感、舒适感等人文指标上

  尽管大江南北遭遇突如其来的极寒天气,但越来越近的浓浓年味儿并不却步。时近佳节,各大城市的商业促销、公益宣传活动骤然增多。笔者发现,在很多城市的主干道两侧人行道上,充斥着横幅、彩球、锣鼓、拱门以及音响设备等,再加上围观的群众,一时间顿感“行路难”,同样的场景也不时出现在城市大广场,往往是几个活动同时举办,拥挤不堪人声鼎沸。这样的现象固然带来了热闹的节日氛围,但也让活动的组织者辗转腾挪,让围观者参与者不得安心,更让城管、环卫、交管等部门如临大敌,也令笔者有些“杞人忧天”,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何以如此局促?

  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在全球独领风骚,有数据显示,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的空间规模增幅逾45%,不少地方的“城市规划”已是一修再修一扩再扩,虽然备受“摊大饼”“无边界”的质疑,但与城市人口增幅相比毕竟是总量大增。

  然而在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当下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存在诸多严重的不合理短板。尤其体现在作为城市“血管”的各类街道的形态上,直白说,就是“有街无区”或者“街阔街长而区少区小”。这里所说的“区”就是相对纵向延伸的街道而言的其中横向结点型小广场,而不是那种堂皇的“城市客厅”式的大广场。这种形态缺陷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即城市人似乎永远都在赶路,而少有能“缓气儿”进而流连徜徉、驻足观赏的落脚处。

  不便,其实只是这种形态缺陷的一方面。著名城市研究专家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曾就城市街区的功能作过专门论述,她认为,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合理的街区形态可以发挥格外重要的“自治”作用。比如,街道小广场首先可以让行人和社区居民找到休憩感,以纾解紧张疲劳,同时还令外来者获得自然就地融入的契机;其次,有利于促进社区间居民的交流、联络并就区域公共环境加以讨论,进而培育公民意识的生成;此外,布局合理、街、区相间的城市形态还有利于城市安全,且不说老人、孩子可以安全逗留、嬉戏,就是在街道上偶发一些治安事件时,至少现场也会多几个“安静的目击者”吧。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这是我国城市发展理念上的重大改变,所谓内涵提升式发展不仅指科学规划、精细建设,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安全感、舒适感等人文指标上。就此而言,优化城市结构形态或许正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