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美国律所讲述为“华人间谍”打官司:质疑执法机构弄权“钓鱼”

  • 发布时间:2016-02-03 07:27:00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杜撰华裔科学家或中国学者、商人窃取美国国防或商业机密,成为一些美国机构抹黑中国的常用手段。不走商业诉讼途径而轻率地以间谍罪抓中国学者、商人或华裔科学家,美国司法机构搞这种“莫须有”的把戏背后捣的什么鬼?一家代理天津大学张浩案等诉讼的美国律师事务所近日选择在北京开办分所。《环球时报》记者向他们数次提及此类事件,经手多起同类案件的律师表示:“不能判断现在中美间越来越多的纠纷是因为商业机会增多还是因为两国的冲突增多。”

  华裔科学家为何“草木皆兵”

  1月27日,一家名为奥斯顿(Alston & Bird LLP)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在北京举行了分所开业庆典。该分所是这家创立于1893年的老牌律所第一次在美国之外开设机构,它所关注的领域是知识产权诉讼,在介绍面向中国客户的服务时,“为客户在中美商贸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需求进行咨询和建议”明确地出现在律所网站上。这家律所正代理天津大学张浩案、IBM前员工许家强案等一系列诉讼。对这两位中国同胞的遭遇和近况,《环球时报》一直在持续关注。

  目前,许家强被关押在纽约州白原市。北京时间2月2日晚10时,记者联系上刚回到纽约的胡亦台律师,他正准备去探望在监狱中的许家强。据他介绍:“许家强目前状况良好,并未受到不公正待遇。”许家强仍在等开庭日期,这之前,胡亦台会团结华人圈的力量,看是否能帮上忙。

  去年12月11日,作为IBM前软件工程师许家强的代理律师,胡亦台一下飞机就匆匆与许的家人见面。曾在IBM中国公司工作的许家强12月上旬被美国有关部门逮捕,被控涉嫌窃取拥有专利的源代码。在此前采访中,许家强的父亲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儿子是被美国警方以“钓鱼执法”、请去开学术会议的方式控制的。一个半月后,在奥斯顿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的开业典礼上,记者见到许家强的父亲和女友,他们表示仍然无法直接与许家强联系。马上要过年了,他们准备先回江苏老家,年后再来北京跑官司。谈到1月初在美国的首次开庭,许父表示:“据说只是短短几分钟,走个形式。”

  “我见到许家强的家人时,他妈妈一直在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不知道孩子下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开始,许的家人咨询了很多律师事务所,但高额的律师费让这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实在无力承担。”胡亦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甚至到现在,许家强父母想跟儿子通话,都得先打给他,他再用另一部手机打给监狱,然后把两部手机靠近,让他们听到相互的声音。胡亦台说:“按照美国法律,从监狱可以向美国各地打电话,但是不允许向美国境外打。”胡律师对美国执法方的动作感到疑惑:“我们奇怪的是,既然许家强被指控在IBM中国公司上班时有窃密行为,那为什么不在中国起诉他,而非要用‘钓鱼执法’的手段把他骗到美国,再逮捕他,并且连消息都封锁,以致他的家人到最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张浩目前被软禁在北加州山景城的小公寓里,预计3月会确定开庭日期。从早上10时到下午2时,张浩可在北加州联邦法院管辖区域内自由活动,其他时间都需要留在公寓。胡律师告诉记者:“接张浩和许家强的案子,我都有一种打抱不平的意味在里边,事情发生后,他们的所谓‘朋友’大多不再跟他们联络,都不敢来看望,让人很寒心。”他甚至曾在电话里指责张浩的一位朋友“没有骨气”,“当然,也许是因为美国政府一贯的做法,吓到了他们,他们害怕自己也被盯上,所以才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在被问到张浩案的代理费时,胡律师透露了一个比较宽的范围:“10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

  对于美国方面的执法方式,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完全不合法”,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按照美国法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你犯法之前,你是无罪的。可如果你只是听美国人怎么说,那真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在执行过程中,美国方面却经常不这么做。”

  1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调查栏目《60分》播出一期指责中国“商业窃密”的专题节目。节目中,美国超导体公司的负责人丹尼尔称,2005年中国鼓励全国建立大型发电厂之际,其所在公司与一家中国企业开始合作。合作中,丹尼尔怀疑遭到中方窃密,随即展开调查并将怀疑范围缩小至一名来自奥地利的美国超导体员工。丹尼尔称,中方企业对该员工进行了糖衣炮弹式的“策反”,而该员工则向中方提供各种代码和信息。谈到这个细节,胡亦台认为:“与个人案件相比,美方对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的立案时间更短,根据起诉书,仅是拿这家公司在奥地利的案子当证据,草草立案,这不是很荒唐吗?”

  胡亦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美方频繁地对中国公司和科学家提起诉讼,现在很多在美华人科学家都有些“草木皆兵”了。他举例说:“一名华裔老教授向我诉苦:‘我现在回中国只敢在家里吃饭见朋友,从来不敢出席什么学术交流会议,不然很可能就被扣上商业间谍的帽子。’”

  美国为何不走商业诉讼

  在美方密集渲染“华人间谍”的舆论攻势下,奥斯顿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开分所显得很“应景”。在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时,该律所负责人理查德·海斯先生表示:“有商业就一定会需要律师,虽然我不能判断现在中美间越来越多的纠纷是因为商业机会增多还是两国的冲突增多。”

  胡亦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涉及商业纠纷的案件上,对欧洲人一般是走商业诉讼,而对中国人就是另一种方式。美国总带着怀疑眼光看待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热衷于把一些纠纷案件政治化。FBI不惜把一个外国人骗到美国然后逮捕,就为了所谓的‘保护美国企业利益’。我们想问的是,美国与中国打交道的公司这么多,以后就这样搞了?”胡亦台指了指手边的可乐罐子说:“可口可乐的配方肯定是商业秘密,问题在于,在高新技术领域,‘窃密’如何界定。如果按照美国某些人的观念,是不是只要在美国上过学或者在美国公司工作过,那么学到的经验都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

  律所负责人理查德·海斯认为,近来密集的“商业窃密”指责可能跟美国的经济有直接关联。理查德·海斯说:“我们知道,美国的经济过去几年并不是特别好,最近才稍微有点转机,美国人喜欢在景气不好的时候找外部原因,而当就业率比较高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又会少很多。这可能也是人性使然,当你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不安时,你看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除了经济背景,胡亦台还分析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针对日韩企业,美国与之有过很多商业诉讼,但很少提到“商业间谍”,“而现在针对中国大陆企业就完全不同了,这可能是因为美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真正感到了挑战”。谈到美国为什么不走商业诉讼的形式,胡亦台说:“一种很普遍的看法是,美国方面认为中国的法律不完善,程序有问题,所以更愿意在美国法律框架下处理。这是用老眼光看中国。中国在法制方面一直在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

  曾多年从事中美经贸及中美关系研究的周世俭说,不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防人之心”。他提到,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政府就下令把在美国的十多万日本侨民送到集中营。到了冷战时期,美国又防备苏联科学家。周世俭认为:“美国在防备他国‘间谍’方面,是有悠久传统的。当然,谈到侵权,美国也是有悠久的传统,19世纪美国人经常偷欧洲人的知识产权。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周世俭表示,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美国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在“窃密”话题上,他们对“共产党国家”格外“关照”。其实,来自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华人科学家,也总处于一种不被信任的境地,因为他们和大陆是同一血脉的。周世俭说:“1999年轰动世界的‘李文和案’就是典型例子。同一年,美国国会抛出《考克斯报告》诬称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技术,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从那以后,美国尤其加强了对华人华侨以及中国留学生的审查。”

  为何不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美国CBS的《60分》曾邀请胡亦台参与那档指控“华裔间谍”的节目,但遭到胡的拒绝。胡亦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为仅从‘中国人和中国公司在美国窃密’这个标题上就能看出这期节目带着很强的偏见,将严重影响陪审团的意见。”

  胡亦台也提到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应对知识产权案件时,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今年1月,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一家制造独轮电动车的中国企业展台被美国警方搜查,展品被没收,而这家企业竟然选择不应诉。胡亦台说:“其实,美国法院在判案时会参考以往案例,如果这个案件被冤枉却不纠正,那么以后涉及此类案件的中国企业都很难胜诉。”胡亦台建议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不要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处理。2015年,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教授郗小星蒙冤被起诉,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但后来经过一系列努力,“间谍”指控被撤销。胡亦台认为这是一个成功例子,可作为以后类似案件的有利参照。

  周世俭表示,美国人有个逻辑:如果你敢于争论,那说明你认为自己有理。而中国人一遇到打官司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这绝对是个弱点。“在这方面,三一重工做得很好,之前三一重工因收购美国海军基地附近风电项目被美方认为危害了美国国家安全,经过一系列的诉讼,最终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这给所有的中国企业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就是一定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