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就业状况与走势预测

  • 发布时间:2016-02-02 16:5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为深入细致分析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的关系,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牵头“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实际调查个体私营企业11343家。其中,私营企业5672家,个体工商户5671家。调查发现:

  一、个体私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每年个体和私营企业登记就业增长在1200-1900万人。

  2010年以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每年增长500-850万人,城镇个体就业人员每年增长200-800万人,两者之和已经接近或超过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量,也接近或超过了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同时,农村的个体就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也在逐年增长,每年增长在300-800万人。城乡合并结算,我国每年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在1200-1900万人,远远超出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量和城乡就业人员的总增长量。这意味着,个体私营就业不仅吸纳了从其他经济部门转移过来的劳动力,还创造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

  二、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强有力的就业带动能力,未来会进一步加强。

  近三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每新成立一家私营企业,可以带来约10个人的就业;每一名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可以带动5个人左右的就业。这种就业带动效应,一直保持在比较平稳的水平上。2014年,每户私营企业能够带动12.6个人就业,就业拉动能力出现跳跃式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大量的未经登记注册的互联网经营者。个体私营经济实际吸纳就业人数更多,且具有进一步增长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统计手段和口径追踪这一发展趋势。

  三、东部地区吸纳就业能力相对更强,但西部投资回报率上升。

  东部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相对更强,平均每家企业在职员工为13.7人。个体工商户平均就业吸纳能力2.6人,其中,东部平均每家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3.0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2.4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越东部地区,具有非常广阔的投资潜力,伴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大投资,继续创造就业需求和岗位

  四、制造业仍是就业主渠道,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仍有空间。

  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相对更强,平均每家私营企业在职员工23.6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的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9.6人和7.4人;个体工商户也表现出类似特征,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平均从业人员约为4人,批发零售业只有2人。应该进一步消除行业和地区壁垒,促进资本和劳动在个体私营经济中更加充分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降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五、个体私营经济是低技能普通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渠道,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口中学历程度更低,是就业稳定器。

  个体私营经济既吸纳了大量青年劳动者,同时也是“4050人员”的重要就业渠道。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低技能普通劳动者构成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主体,私营企业中高中或中专及以下人员超过70%,个体工商户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私营企业中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仅为10%,个体工商户这一比例仅为2%。个体私营经济在宏观经济放缓形势下发挥了良好的就业稳定功能。

  六、用工需求规模相对稳定,新创市场主体需求相对更强,应着力降低新创企业用工成本,将需求转为实际就业。

  个体工商户存在一定的新增就业需求。7.3%的个体工商户有计划在未来半年雇用新员工,有招工计划的个体工商户平均新增就业需求为2.2人,目前正在经营的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的就业需求接近饱和,未来个体工商户的新增就业需求主要依靠新个体工商户的创立发展。3年以内成立的个体工商户有8.2%计划半年内招新员工,平均招工规模为2.3人,10年以上个体工商户中只有6.0%计划招工,平均招工规模为1.4人。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的新增就业需求相对较强。

  私营企业仍然具有一定新增就业需求。大约20%的企业有计划在未来半年招用新员工,其中有招工计划的企业平均招聘新员工人数为8.6人。相对于去年同期,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招工人数有所增加,10%的企业反映招工人数有所减少。

  新成长企业和老企业相对都具有更强的新增用工需求,3年以内企业和10年以上企业中分别有21.0%和22.8%在半年内有招工计划,高于3-10年的企业,但是,新成长企业的招工规模较小,平均不到7人,10年以上老企业平均达到11人。内资公司的新增用工需求要比非公司私营企业强。不同行业来看,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新增用工需求相对更强,而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用工需求相对较弱,但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平均招工规模比较有限,平均仅为4.4人。

  七、新增需求以中青年、低技能普通劳动者为主,个体户对年龄、学历的要求相对较私营企业更为宽松。

  私营企业平均每家企业需求3.5个男性员工,2.3个女性员工,个体工商户需求以女性员工为主,平均每家商户需要2.6个女性员工,0.7个男性员工。35岁及以下年轻劳动力是新增就业需求主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家需要26-35岁员工3.3人,18-25岁员工2.2人,个体工商户对年龄要求更为宽松。

  新增就业需求以大专及以下低学历为主,平均每家私营企业需要大专/职高人员2.6人,大专以下人员2.2人,另外无特殊要求人员2.3人,个体工商户对学历要求相对更为宽松。个体私营经济的新增就业需求仍然以中青年、低学历劳动者为主,为普通劳动者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保障。

  八、约半数市场主体招工人数同比增加,传统方式仍是招工主渠道。

  相对于去年同期,大约一半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表示招工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新增就业需求相对更强,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的用工需求相对较弱。在宏观经济放缓形势下,个体私营经济保持相对稳定的新增就业需求,对于总体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私营企业新增就业需求仍然通过传统的招工途径来解决。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计划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方式来招工,传统的依靠社会网络招聘员工的方式尚未改变,东部地区这一比例相对较低,但也有62.0%的企业选择这一途径。接近一半的企业将考虑通过招工广告方式招聘员工,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打算通过本地劳务市场招工,而通过校园招聘会、就业共建基地招聘的比例不到10%,劳务派遣公司、猎头公司等招聘途径在私营企业中更少用到。超过80%的个体工商户计划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方式来招工,传统的依靠社会网络招聘员工的方式尚未改变。

  九、劳动力成本与就业吸纳能力呈现一个倒U型关系,合理降低人工成本有助于扩大就业,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率和持续发展动力。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很低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的就业人数比较少,随着人工成本比重逐步提高,平均就业规模逐渐扩大,人工成本占比在41%-50%的私营企业平均吸纳就业人数最多,达到14.5人。但是,随着人工成本比重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受到影响,就业吸纳能力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就业扩大战略和政策制定中要遵循劳动力成本与就业扩大之间的一般规律,避免简单地将就业规模扩大作为唯一目标放置于经济效率之上,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扩大投资,加强物质资本和技术装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成本结构,创造长期稳定就业岗位。

  劳动力成本与平均工资水平也呈现一个倒U型关系。人工成本比重很低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仅吸纳的就业人数少,平均工资水平也比较低,随着人工成本比重逐步提高,不仅就业规模逐渐扩大,平均工资水平也趋于提高,人工成本比重在21%-40%之间的私营企业平均工资达到2700元。但是,随着人工成本比重进一步提高并超过50%以后,在就业吸纳能力出现下降的同时,工资水平也开始下降,而且净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合理控制劳动力成本不仅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同时也能够保障劳动者一个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个体私营经济是就业扩大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就业扩大战略和政策制定中应该遵循人工成本与就业扩大之间的一般规律。

  十、税费负担一定程度上制约招工规模,享受相关优惠的市场主体更具竞争力。

  个体私营经济承受的税费负担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营和招工状况。私营企业平均的税负率(各项税收和社保费占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1.0%,出现招工不足企业的平均税负率为12.9%,未出现招工缺口的企业平均税负率为10.5%;个体工商户平均的税负率约为3%,出现招工不足个体工商户的平均税负率约为5%,而未出现招工缺口的平均税负率只有2.9%。通过优化税收和社会保险政策,适当降低个体私营经济的税费负担,有助于稳定其正常经营和用工稳定。

  税费优惠政策对于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大约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过社会保险不同、培训费补贴或者税收、行政事业收费减免等优惠,这些政策对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享受过相关优惠政策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效率和竞争力表现更好,享受过政策优惠的私营企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77,未享受过政策的只有1.57,享受过政策的个体工商户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83,也高于未享受过政策的个体工商户。投资回报率指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享受过政策的私营企业平均增加值净利润率为21.6%,而未享受过政策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5.4%。

  十一、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总体稳定,但私营企业各项经营指标明显下降。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却保持平稳。2014年,平均每家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为10.7万元,较2013年增长4.5%,纳税额0.29万元,下降11.8%,社会保险费0.21万元,增长12.2%,净利润为3.2万元,增长4.7%。对比不同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中西部地区。

  私营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恶化迹象。2014年,平均每家私营企业营业收入为357.2万元,较2013年下降27.4%,纳税额24.7万元,下降32.8%,社会保险费4.5万元,下降30.0%,净利润为12.8万元,也下降12.2%。而且,东中西部所有区域的主要经营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西部地区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更大,但净利润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东部地区企业营业收入相对较高,但净利润相对于中西部并无明显优势。

  十二、社会保险覆盖率很低,制度缺陷影响参保积极性。

  大约17%的个体工商户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养老保险,18%和10%的个体工商户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只有6.4%和8.6%的个体工商户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不到4%。东部地区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接近20%,相对高于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险缴费率高、保险账户可携带性差较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工商户的参保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私营企业社会保险覆盖率总体也较低,东部地区覆盖水平相对较高。大约40%的企业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养老保险,38.3%和37.1%的企业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只有28.8%和22.5%的企业为大多数员工缴纳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只有11%。东部地区企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接近50%,中部地区的覆盖率相对最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光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鹏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