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靠要”到“比着干”
- 发布时间:2016-01-30 10:30:3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叶阳欢本报记者张国凤
在中国西部的腹地,在宁夏南部地区黄土高原上六盘山附近,有一块十分特殊而又神秘的地方,这就是曾经有着“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包括原州区、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等国家扶贫重点县(区)。作为我国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区域。
“从‘三西’扶贫到‘八七’攻坚,从‘双百’计划到移民吊庄,从黄河善谷到生态移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开发’,从‘等靠要’到‘比着干’,宁夏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锐感慨道。
相关数据显示,从1982年到2014年,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280万人次,西海固9县区的GDP从1.88亿元增长到352亿元,增长了187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26元提高到5887元,增长47倍。
生态移民“挪穷窝”
“过去我们村大多数人都住土坯房,一个简易的土灶和一张架子床就是一个家,喝的是窖水。即使风调雨顺年,每亩也仅能收获几十斤粮食,如果遭遇旱灾,则颗粒无收。”想起过去的穷日子,刚搬进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塞上新居”移民新村的75岁的马平大爷很感慨,“现在,我们的福气好喽,搬到这个安置点后,住房变宽了,交通顺畅了,水电也通了,缴了社保,参加了新农合,惠民政策越来越多。”
“实现全面小康,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了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迈向富裕,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不等不靠、敢于突破,创新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方式,采取跨县移民、县内移民、劳务移民相结合的方式,把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整村移民搬迁,异地安置,把生态移民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由单纯的扶贫移民向扶贫与生态修复并重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扶贫开发之路。
通过几十年的扶贫工作,宁夏的贫困面有了明显缩小,剩下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而整体扶贫方式也从“大水漫灌”逐渐转向“精确滴灌”。一系列扶贫政策效果斐然,2014年,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14%,达到5981元,连续4年“跑赢”全区GDP增速水平,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5%降至17.45%。
就地扶贫“促造血”
“去年借助金融扶贫的优惠政策,我向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购买了100只羊育肥,仅此一项年收入10万元。”西吉县火石寨乡小川村的马风忠高兴地说。
“过去西吉县把每户2000元的扶贫款直接发到农民手里,虽然扶贫资金覆盖面不小,很多贫困户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意识和懒惰思想。结果,年年扶贫年年贫,有的甚至越扶越贫,收效甚微。”西吉县县委书记马志宏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西吉县不断加大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力度,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群众自筹“五位一体”的资金整合机制。全年计划整合各类资金10.65亿元,全力打造扶贫新格局,力争年内完成44个贫困村定期脱贫和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西吉县总结探索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托管代养、全赠半返、旅游扶贫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金融扶贫、项目捆绑、对口帮扶协助八种精准扶贫模式,增强了贫困村的自我发展后劲,强化了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实现“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
金融扶贫“聚合力”
“过去穷得叮当响,当时贷3000元都没人愿意给担保,现在搭上了村里‘支部+贫困户’、党员‘一帮一’政策担保贷款的顺风车,现在我家里有近百只羊,年收入6万多元,发展的信心更足了,现在我给别人担保30万元。”盐池县曾记畔村的牛有虎自豪地说。
像牛有虎一样,曾记畔村的很多人都体会到金融扶贫的益处。“2010年村里人均纯收入2400元,现在提高到4800元。”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介绍。
近年来,盐池县建立了“小额信贷”社区互助模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模式、“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等,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致富双赢。目前,盐池县互助社已发展到了91个,资金总量达到91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16亿元,受益农户达到1.03万户,其中受益贫困户超过了50%。
“现在,盐池创新出互助资金、千村信贷、资金捆绑、评级授信、企业参与、小额信贷、融资担保等7种金融扶贫新模式,量身定制金融扶贫产品,满足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资金需求,初步形成了‘政、银、企、社、民’五位一体的扶贫新格局。”盐池县县长戴培吉介绍。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