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城市空气质量排行见效了吗

  • 发布时间:2016-01-29 04:38:3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环保部通报了2015年1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同时公布了当月空气质量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城市榜单。每逢此时,榜单都会引来公众一番热议。

  从2013年1月开始按照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和评价,环保部门每月、每季度的空气质量报告让广大公众对所在城市的空气状况多了一分了解。或因城市跻身前十而喜,或因城市跌入倒数而忧……如今,空气质量数据已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衡量环境改善获得感的指标之一,更是行动起来改善身边环境的“动员令”。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华盛顿邮报》称,不管人们信不信,中国首都的空气质量实际上正在改善。

  虽然相比公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但去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改善的背后,既有政绩考核上的转变,也有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去年以来,考核、督政等手段持续传导的治污压力,增强了各级政府治污动力。据介绍,2015年有13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由于治气不力等原因被约谈。

  上海、天津、安徽等多个省份陆续制定实施省级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将PM2.5数值与领导干部升迁挂钩;四川省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行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制;南京市对大气污染防治不过关官员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必须找到问题根源,才能抓住重点并精准发力。去年有26个城市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22个重点城市完成了根源解析结果论证。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能源结构调整和机动车污染防治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积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强化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准入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环境指标的硬约束倒逼,系列行动迅速展开。

  大气污染还具有区域性和传输性,只有各地在“守土有责”的前提下加强联动和配合,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才能得到改善。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去年该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得到全面推进。北京、天津与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市建立“4+2”帮扶机制。陕西提出建立以关中地区治污降霾为重点的联防机制。

  去年入冬以来,受采暖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天气影响,全国共有15个城市先后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预警级别和范围均超过以往,让人谈霾色变。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在一次次考验中逐步改进,提前预警,迅速响应能力得到提升。

  2016年1月1日起,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开始正式发布,包括重点城市未来24小时、48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范围等等,将更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会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实现空气质量的共治共享。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