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厦门:一流营商环境构筑支撑转型发展新优势

  • 发布时间:2016-01-28 10:31: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举办法律顾问团"进区入会入企"服务活动,扩大工商联法律服务覆盖面,促进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召开"清费减负"相关议题座谈会,在市政协大会上作有关"为企业清费减负"的主题发言,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建言献策;开展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评估,致力改变厦门市民营经济体量偏小、规模不大的现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近年来,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动融入,创新作为,为厦门市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的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出许多新思路、新举措。服务理念方面,提出"面对新常态,我们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为基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面营造激发发展活力、再创特区辉煌的良好环境";帮扶民企方面,提出"支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帮扶力度,帮助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焕发生机";优化环境方面,提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提供早期办公、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媒体资讯、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等,形成全方位服务双创生态体系"。

  厦门市如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发力完善……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记者专程走访了厦门市工商联、相关职能部门及民营企业代表,并专访了厦门市湖里区、海沧区工商联(商会)负责人及民营企业家代表,倾听他们的感想、感受和建议。

  “弘信创业工场直击痛点,首创云商业模式,通过建立创业服务、金融加速、资本运营三大体系,向创业企业提供战略、人才、管理、金融、市场、产业政策扶持等软硬件资源,帮助企业补足短板。在其支持下,弘信电子、深越光电、联懋塑胶等一批优秀企业快速成长”,日前,弘信创业工场高级副总裁李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创业工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样的信心,源于厦门对企业的大力扶持。2013年,在厦门市民营企业工作大会上,李震的弟弟、弘信创业工场董事长李强作为与会企业代表发言,提出了“打造移动互联产业特区,形成产业链集聚”的建议,当即得到厦门市政府的采纳,成为厦门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创意等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就是在要素成本、政务效率、公共服务、法治秩序等方面具有最高综合优势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最高标准。厦门将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在市场、政府、社会、开放、法治、要素和设施等7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构筑支撑全市转型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在去年举行的中共厦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如是表示。

  城市和产业“双转型”呼唤营商环境国际化

  刚刚过去的2015年,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海西地区首个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个孵化器由海沧区政府投资,管理运营由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国有资产与民营企业合作,这是海沧区‘政府提供更多高效服务、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为全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服务’的创举”,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方和告诉记者,自2006年投用以来,孵化器已建有生物医药检测、化学创新药研发等5个专业技术共享平台,累计孵化企业近百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

  海沧区政府与特宝生物的合作,是厦门市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众多创举中的一个缩影。作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对外交流对内辐射的重要窗口,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厦门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率先放开了外贸经营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外贸企业已接近2万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投资领域延伸到农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涉外经济管理体制上更趋国际化。在法治环境方面,厦门大规模开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建立了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体系,并建立了新出台地方性经贸文件的WTO合规审查机制,逐步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治环境。

  虽然厦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基础扎实,但土地空间、资源环境愈发“约束”,城市和产业“双转型”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厦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厦门要率先在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上取得突破,并将其纳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重要内容。

  向“一流”目标冲击

  七大环境与国际标准接轨

  厦门的决策者认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现实需要,是履行特区排头兵、当好战略支点的重要抓手。

  去年5月,厦门制定出台了《加强市场环境和开放环境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计划》,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等9个方面25项任务。此后不久,厦门市委、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的通知》,拉开了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大幕。

  这份《通知》提出要在七大环境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即:营造宽松平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廉洁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自由便利高效安全的开放环境、公平公正成熟完善的法治环境以及集聚充分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完善便捷保障有力的设施环境。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通知》不仅明确了每个目标的具体责任单位,还指出将通过专家智库和第三方等,对营商环境进行定期和年度评估。

  得益于此,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抢滩厦门。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的海西明珠就是其中的代表。“厦门海西明珠是由上市公司福建冠福控股企业——中国梦谷(上海)西虹桥创意产业园区委派的强力核心团队组建而成。目前,海西明珠与IBM、HP、百度等IT巨头形成合作关系。园区聚集招商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创新项目,并用超前的培育、辅导、咨询及协助投融资工作,提供温馨服务。自2015年4月开园以来,目前已实现70%的入住率。”海西明珠董事长许瀚龙介绍说。

  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国际营商环境示范区

  从数小时到几分钟——在厦门片区2.0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减到5至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5分钟,减少了船舶在港时间,实现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从改革审批制度、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办事流程入手,如今,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已实现办事不出区,商事登记立等可取,外商投资准入备案,通关效率快速便捷,政府服务高效透明,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企业创业和投资热情高涨。

  “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验和示范作用”,这是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着力点之一。获批的短短半年内,厦门片区今年45项重点试验任务中,已实施30项,正在推进14项,17个市自主创新项目完成了12个。同时,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出台了融资租赁、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等72个创新制度和扶持办法,初步形成厦门片区试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体系,其“制度创新示范效应、发展平台集聚效应以及改革成果溢出效应”正不断彰显。

  眼下,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离目标的最终实现,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此过程中,作为民企的“娘家”,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积极发挥优势,助力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

  在日前闭幕的厦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常委、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柯希平做了题为《清费减负降成本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发言,就改善营商环境主题提出三点意见,包括:制订方案,着力打造全国企业经营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样板城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过高的费用,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以及建立常态化的清费减负机制等。柯希平呼吁,要针对不合理项目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控制并逐步降低涉企收费在经营成本中的比重。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过高的费用,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破除隐形收费垄断,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增强制定涉企收费项目的透明度。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