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腾移减“重量” 做精增“体能”——北京市推进畜牧业疏解和结构调整调查

  • 发布时间:2016-01-27 09:22: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总量减下去!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农业“调转节”的倒逼下,北京畜牧业开始了“瘦身计划”。据北京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生猪出栏290万头,同比调减15.8万头;肉禽出栏6800万只,同比调减750万只;奶牛存栏头数、牛奶产量、禽蛋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重量”往下减,保障首都肉蛋奶市场供应的“体能”如何跟得上?为此,北京市一方面不断为畜牧业注入科技能量,把产业做精做强。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在外埠建规模化养殖基地。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北京的畜牧业趟出了一条优化产业布局、科技促进转型、顺应协同发展的路子。

  清理腾退:减掉影响环境生态的“高脂肪”

  密云区太师屯镇上庄子村,距密云水库并不远,按照专业的说法,这片面积8000亩的蒿子地正处于库区周边高程148米以下。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记者很难想到这片面积广阔、无人出入的蒿子地原来聚集了十几家畜牧企业的规模养殖场。

  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库区周边这些畜牧养殖场的存在,无疑给水库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北京市农业“调转节”政策的出台,全市畜牧业迎来了结构调整,这些养殖场的腾退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

  2015年,北京市农业局与环保部门协调联动,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决定严把环保关,清理腾退畜牧产业中影响环境生态的“高脂肪”。

  据密云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年底,密云水库范围内的17家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退出155米至160米高程范围内水库一级圈。

  目前,顺义区正在加快南水北调沿线和区级水源保护区养殖业清退步伐,延庆区已关停无管理主体和销售主渠道小区3个。

  做精产业:依靠首都优势“强身健体”

  “我们培育出的‘京红1号’‘京粉1号’‘京红2号’与其他一些蛋鸡新品种比,更能适应我国适度规模的饲养条件,有着很好的效益和前景。”在平谷区的一家禽业公司,场区的负责人向参观者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培育出的京红、京粉蛋鸡配套系打破了蛋鸡品种长期受制于外的局面。6年来,京系列蛋鸡品种累计推广25亿只,占据了全国蛋鸡市场的半壁江山。

  为满足市场的多种需求,这家企业在现有3个标准化蛋鸡品种的基础上,开展了特色蛋鸡品种的选育工作,实现品种多元化和全覆盖,也助推北京形成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打造了北京蛋鸡种业的强势品牌。

  而在顺义区的一家良种奶牛科技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钢架式结构、大跨度的牛舍。这个占地336亩的牧场,目前存栏4000多头奶牛。整个园区,按照功能分割成了多个功能区,母牛养殖区、后备牛养殖区、挤奶区、饲料加工区、牧草种植区、粪污处理区和绿化隔离区等,各个分区错落有致。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最大的亮点是清粪系统,采用了德国生产的自动控制刮粪板及地下管道循环输送系统,保证牛舍全天干净。所有牛舍内的粪污经干湿分离后直接输送到有机肥车间,制作的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发酵收集沼气并发电,再经过三级渗透处理后达标排放。

  转移产业:外埠基地补充“体能”

  在河北省定州市,有一片占地2万亩的奶牛场,属于首农集团在河北创建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这个总投资15亿元、饲养规模6万头的科技园区,其无论规模还是科技含量,在国内都算得上“高大上”。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集奶牛饲养、牛奶生产、加工、科普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园。园区全部建成后,日产优质原料奶将达到1000吨。”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前两批入驻的1.4万头奶牛已陆续产奶,北京的市民喝上了来自河北大牧场的优质高端鲜奶。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处了解到,按照“做精畜牧业”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北京市优化畜牧产业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外埠基地建设等政策,引导产业向河北转移。

  目前,北京市畜牧业外埠基地数量以达到57个,包括首农集团在内的北京多家龙头企业已分别在河北、天津建设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实现了产业疏解和首都市场畜产品安全供应的有机结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