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经济学家建言中国股市要寻求中长期发展之策

  • 发布时间:2016-01-19 20:4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丁栋)面对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如何进一步展开?19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家贾康在北京表示,中国探索直接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从发展方向来说,股市要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寻求中长期的发展之策。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2016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上,贾康表示,中国在多年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金融体系仍然是间接金融为主,直接融资的份额不足,银行等间接金融相对容易控制风险,股市和债市等直接融资更分散,更有一些风险因素,可能要产生一定的冲击,2015年和2016年初,股市给我们很大的冲击。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包括直接金融的供给,”作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家的代表,贾康表示,中国要发展好直接金融,应对股市和债市好好反思和做系统化的考虑,具体操作是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先行先试探索的过程中要给予试错空间,看到苗头不对先稳一稳,不能看着风险累积叠加。

  “短期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在原来的发审制度之下,供给短缺,上市公司稀缺和强势,估值偏高,必然有一个估值整体下移的情况,”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发言中指出,在发审制度向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很大,同时还有汇率贬值、资本流出的问题,以及政策设计上其他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从资本市场研究角度来讲,今年要找到全球市场的共振点,在二级市场强烈反弹的一个点,随着估值下来,特别是经过年初以来整体大幅度的下降,会在某一个时点达到稳态和均衡,”他表示,未来几年应该是比较好的股权投资的机会,随着股票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改革,引入公募基金,战略新兴板的推出,都是流动性分流的重要场所,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趋势还是看好的。

  “从金融的效率来看,中国金融仍有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指出,尽管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庞大,总规模约在25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但是定价却不合理,创新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导致资源的配置效率不能提高。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提高金融的运作效率,这应该是未来经济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周春生认为,金融市场作为经济资源最核心的配置场所,要改革风险定价机制,解决资金成本高、资本估值不合理的问题,使资源流向最有创新能力,最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配置。(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