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双引擎”驱动率先整体脱贫

  • 发布时间:2016-01-18 06:31:3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兰州市永登县奖俊埠村的贫困户高恭益来说,2015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我这个家总算是又脱贫了。”老高本来是村里的富裕户,但是2014年跑运输的儿子因意外事故去世,老伴儿又做了脑瘤手术,五口之家的重担一下压在这个62岁的老人身上,“村里把我当重点户帮扶,引水种菜、扶贫贷款、在企业入股分红,儿媳妇有空再打打工,现在日子又有奔头了”。

  不仅是高恭益一家人,对分散在兰州各县区的10多万贫困户来说,2015年都将是值得记住的一年。这一年,兰州市预计有12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实现全市整体脱贫。

  兰州市的致富“法宝”就是将“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形成扶贫攻坚的“双引擎”。“效果集中体现在减少贫困人口、扶贫方式方法、富民产业培育、‘双联’助推扶贫等有新突破的4个方面。”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表示,“2016年,兰州将制定新标准,在巩固扩大扶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脱贫水平,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抓帮扶:

  干部入户,企业进村

  2012年2月,甘肃在全省启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兰州市也迅速实施,全市1300多个“双联”单位联系730个行政村、4万多名干部结对帮扶36000多户贫困群众,提出了“每年100个、3年完成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的工作任务。

  2015年,兰州市又组建了由1400多名“双联”单位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组成的33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工作,形成了固定驻村和轮流驻村结合的工作机制,做到了每个贫困村有驻村工作队,有大学生村官和挂职干部。

  兰州市委宣传部的年轻干部高鹏,这几年每年都会在村里驻村工作半个月,前不久,他又成为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将在牌楼村驻村工作1年。“市里来的干部对政策更熟悉,沟通协调能力也强,这几年村里的项目都是他们跑来的,以前我们就算想干,也不知道怎么跑。”

  牌楼村党支部书记梁志林对他的“搭档”赞不绝口,“现在村民都知道有事找驻村干部。”

  同时,兰州市利用“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百企帮百村”“先富帮后富”等活动平台,引导和动员省内外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帮扶行动,先后有344家企业与170个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办成了一大批实事、好事。4年来,兰州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30亿元,帮办各类实事600多万件。

  抓政策:

  对症下药,强筋壮骨

  兰州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榆中、永登和皋兰3个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和七里河区插花型贫困区。这些地区大多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薄弱。

  为此,兰州市在甘肃省出台“1+17”一揽子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政策,制定了《兰州市精准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案》和21个配套文件,涵盖了39项扶贫优惠措施。既确定了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对症下药、强筋壮骨”。

  针对贫困村、群众发展资金缺、贷款难、门槛高等问题,2015年,兰州市选择了120个产业基础好、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的村,开展“支部+协会”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由市级财政贴息35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县区从银行贷款6000万元,为参与试点的120个村每村注入50万元互助资金。这些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发展壮大村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农业特色品牌。

  同时,兰州市把“双联”和扶贫资金打捆预算,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由以前的年投入不足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从2016年开始,兰州市将每年再扩大150个村,力争到2020年,使“支部+协会”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覆盖到全市所有行政村,让互助资金成为农民群众长远增收的“聚宝盆”“摇钱树”。

  兰州市各贫困县区也探索出了不少新的扶贫政策模式。在永登县,一种“荣誉抵押”贷款的模式正在推广:对于获得“五星级文明户”称号的农民,政府与银行协调后,不用抵押财产,只凭借这份“荣誉”就可以拿到银行10万元以内的授信额度。

  抓产业:

  村有发展支柱,户有脱贫门路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

  榆中县园子岔乡万羊村的张明业虽然有种植百合的经验,但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种植规模小,收入低,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老张根据自己家的劳力特点和土地状况,经过深入分析算账,最终选定了“扩大发展百合种植”的脱贫办法。

  “乡上把我确定为贫困户,还给我办了贷款,扩大种植规模。”脱贫在望的老张乐呵呵地说,“靠我自己的家底,根本贷不上款。这些百合过两年一卖,我就能打个‘翻身仗’了。”

  在万羊村村委会办公室内,挂着一张精准扶贫“作战图”,2015年要在村里实施什么项目、哪一户具体帮扶措施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哪个项目什么时候完成,都有明确时限。

  “对户与人的致贫原因以及每户的帮扶措施都详细列了出来,进行一对一帮扶。全村像张明业一样的贫困户共159户596人,乡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因户施策,因人施法,让全村贫困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万羊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颜君鲁说,“实施挂图作战,列出清单、时间表、路线图,既能确保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也有利于群众监督。”

  对分布在全市各地的300个贫困村,兰州市进行细致分类、梯度推进,坚持“鼓口袋”与“活脑袋”并举,以扶持产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开展技能培训等为重点,实施了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户有一个致富门路、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的“三个一”工程,使群众种地有“奔头”、务工有“靠山”、收入有“来路”。

  目前,兰州市300个贫困村都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发展了自己的支柱致富产业。榆中北山中药材、南山冷凉型蔬菜、永登西北片特色养殖等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围绕这些特色农产品,一批深加工企业正在落地,贫困山区出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势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