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 发布时间:2016-01-16 07:33:4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

  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三五”时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充分肯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伴随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依靠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和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一)总量规模快速扩大。2011-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8%,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规模以上企业从6.9万家发展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7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

  (二)发展动力持续强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2015年预计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9.7%,高于工业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2%。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88.5%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

  (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201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达到1600家,汇聚了3.5万家企业(其中龙头企业1.5万家),成为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聚集地;山东、河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湖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五)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经营主体接二连三融合,以资金、农产品、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加工和流通业,农民合作社中已有53.3%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将农户、加工企业和经销商等不同环节的经营主体,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利益共同体,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升级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入,模糊产业边界,缩短供求距离。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补农建农带农。目前农民人均收入9%以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比重更大,每亿元加工营收吸纳96人就业,明显高于工业;农业逐步从出售原字号农产品转向加工制品,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都是加工制品。可以讲,“十二五”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十二五”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各地在工作中有许多好经验。一是始终把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产业发展,引领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加工和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为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二是始终把市场决定和宏观指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针对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瓶颈制约和重点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作用,形成了发展产业的合力。三是始终把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用政策来推动,用规划做引领,用标准来衡量,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课题变成政策,把政策变成项目,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四是始终把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瞄准资源配置、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果推广应用、标准化进程、品牌培育、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五是始终把职能和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整合系统资源,汇聚工作合力,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新格局。

  二、正确把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期。一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收入倍增、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升级,形成新的需求,加之现代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供应趋紧、投入成本上升等严峻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任务要求。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央的要求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农产品加工业,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伸向消费市场,搭建起了沟通城乡的桥梁,既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又促进了农产品转化增值。因此在农村发展好那些农民能够广泛参与、共享产业链价值链增值收益的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好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可以为实现农业多重增效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做出贡献。

  (二)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天然的“接一连三”的属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发展好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整合、一体推进。通过采用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形成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三)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工作主线。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到从数量扩张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阶段,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转型升级。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绿色生产消费方式、资源环境和集约发展,生产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加工制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构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三、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实现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明显增长,结构明显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争取年均增长7%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2.5∶1左右,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集中区辐射带动等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的目标,要下大力气组织实施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补助政策并高效廉洁规范实施,积极推动补助项目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初加工设施和装备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二是推进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等精深加工技术,在提取蛋白质、脂肪、纤维、新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及活性物质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发展优秀国产农产品加工设备装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三是提升主食加工水平。培育一批产权清晰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品牌化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推动主食加工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加大品牌培育。四是推动综合利用。重点针对秸秆、稻壳米糠等外果及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主攻循环利用、全值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加强综合利用试点。

  实施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一要抓好政策落实创设。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认真落实已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并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用地、用电等方面创设新的政策,采取措施使各项政策实化细化、落地生根。二要抓好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切实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重大技术装备难题。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发挥生态、安全标准作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三要抓好园区建设。着力强化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创建一批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四要抓好公共服务。搭建政府服务公共平台,促进投资、贸易、银企、科企对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各类平台,广泛开展公共服务及专业服务。创新“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农产品(000061)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