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先破后立”调结构
- 发布时间:2016-01-13 04:00:14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浙江省海运集团向舟山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其子公司五洲船舶破产清算,五洲船舶成为造船业寒潮中第一家倒闭的国有造船厂。报道显示,2015年以来,已相继有东方重工、庄吉船业、正和造船、明德重工、舜天船舶等造船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有业内人士认为,深陷产能过剩困境的中国造船业2016年或将迎来破产高峰。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对于面临市场“寒潮”、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船舶业来说,更是不得不经历的一场“阵痛”。
据工信部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万至9000万载重吨左右,虽然目前中国造船产能已经由8000万载重吨下降至约6500万载重吨,2015年1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3620万载重吨。这意味着,仅中国的造船产能就可满足全球绝大部分的需求,而目前国内已有40%多的造船产能在闲置,可见化解造船产能过剩任务之艰巨。
在造船产能过剩的背后,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我国中低端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目前,常规船型依然占据我国大部分造船产能,而这也正是订单下滑最严重、最容易遭遇冲击的市场。如五洲造船厂主要船型是巴拿马级以下的散货船,这种船型2015年价格下滑50%以上。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2015年1至10月,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8.5%。
另一方面,近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新型环保船和油船订单一直增长较快,但是我国占有量却比较少。中国多年来保持的新船订单全球第一,自去年一季度起,被韩国所取代。面对日韩企业的强势竞争,我国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工作十分紧迫。
先破后立,只有做好去产能的减法,才能做好调结构的加法。今年是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攻坚年,也是船舶工业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需要有非凡之举。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通过破产清算、兼并重组及专业化的协同整合等方式,在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上动真格,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市场份额上出实招,才能加快破解我国造船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困局,增强产业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