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跻身科技前沿
- 发布时间:2016-01-10 06:16:22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岁末年初,在对世界各国过去一年的科技表现进行盘点的时候,人们赫然发现,中国科研正悄然升级,不仅数量可观,更有质的提升。
最近的两条新闻可以体现这一趋势。一是不久前出版的《自然》增刊“2015中国自然指数”显示,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美国在同一时期则下降了4%。目前,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二是世界顶级物理杂志英国《物理世界》日前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我国“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和“外尔费米子研究”两项成果入选。其中“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不仅高居榜首,还被评为卓尔不群的“年度突破”。
这样的变化其实并不突然,它是我国科研领域持续增长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科技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R&D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达2.09%,这是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突破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按照国际主流观点,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研发投入强度长期维持在3%-4%的水平。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与之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绝对数已居世界前列。去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5年科学报告:面向2030》显示,目前美国的研发投入占全球28%,中国以20%紧随其后,超越欧盟的19%和日本的10%。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也成为关键要素。科技部2015年出版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成为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13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7105万人,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522人。
量变带来质变,我国早已不满足于科技方面的跟跑和追赶,正在越来越多地向原创和领跑方向努力。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调控、中微子震荡、铁基高温超导体、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材料、干细胞等科学前沿领域形成系统突破的局面,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还有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等正走出国门。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与美国等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科研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科研实力不仅用数量说话,更将用质量说话。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