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须做好“去杠杆”任务
- 发布时间:2015-12-30 09:09:29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光明网经济讯(记者 伍月明)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去杠杆”任务,对于防范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在国经中心的经济年会上表示,金融体制改革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须做好“去杠杆”任务。
怎样进行降低杠杆率?
“去杠杆”须从三方面实行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列为明年经济工作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去杠杆与经济结构调整相辅相成。在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守好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
根据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从2007年的54%上升到2014年的60%,负债占GDP比重从195%上升到317%,杠杆率从98%上升到149%。
李扬在会上建议,“去杠杆”须从三方面实行。一是“分子对策”,由政府或央行承接债务,等价于债务减计。二是“分母对策”,努力扩大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具体路径就是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率。三是“杠杆转移”,即一个主权主体内各组成部门之间进行债务转移。比如,由中央政府接手地方政府债务,由金融机构承担地方政府债务,将企业债务转换为居民债务等。
李扬强调,五中全会中首次把降低杠杆率作为战略目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又一次把降低杠杆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2008年以后,全球杠杆率上升主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这表明若不施以有效管理,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下一场债务危机的主角。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杠杆率正在不断提高,对此我们不可不保持高度警惕。
金融体制改革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把控金融领域中三个“率”
李扬认为,金融体制改革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如果离开它的服务对象,就变得飘忽不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金融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都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的。
实体经济的状况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什么要求?在李扬看来,主要有三个要求:一是要支持五大发展。五大发展是五中全会的一个新概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金融改革要以这样五个发展来定位。二是我们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以及由它不可避免的带来不良资产增多的局面,要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特别是今后三年,将会是我们的不良资产集中爆发的时期,所以金融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必须以这个为非常重要的目的。三是要加强监管的协调,提高整个体制防范风险的能力。
金融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为实体层面的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至少提供一个不干扰的环境。应该如何去做呢?李扬认为,在金融领域中三个“率”最重要:利率、汇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利率决定于价格,资源怎么配置,怎么才是有效配置,这个标准就是利率。
汇率决定于我们能否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做到在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来配置好中国的资源,汇率的有效性对于是否达到均衡水平至关重要。
收益率曲线,这是所有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没有这个基准,所有的金融产品是有可能定价为无效率,从而引导的资源配置是无效率的。
因此,李扬强调,在下一步的金融改革中,我们要完成“三率”的市场化。这“三率”市场化的任务在三中全会决定中已经提出,在今后这一两年里要把它攻克。
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支持创新 改变金融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李扬认为,金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支持创新,无论你怎样来界定今后的人民任务,投资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对金融来说,要支持创新,金融的理念要转变,就要能够容忍犯错误。金融如何去支持这样一个很容易犯错误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我们必须发展按照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的决定,发展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结构。
对中国来说,现在投资千头万绪,什么样的投资最缺资金支持?李扬回应,长期投资。无论是城市化、新型工业化、 “一带一路”等战略都是需要长期投资的,而中国现在金融体系能够聚集来的资金是短期的,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这就是我们金融改革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解决长期性、股权性资本供应的问题。
此外,他坦言,按照金融体系动员起来的资金提供给资金使用者时,形成资金使用者较高的债务,因而杠杆率就越高。因此,在总任务下,我们要解决长期性资金和解决股权性资金的问题,进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