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10年“双缩减”

  • 发布时间:2015-12-30 05:51:4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 记者黄俊毅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已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

  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情况,我国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最新公布的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

  与2009年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本次监测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张建龙说,具体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

  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16万平方公里,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1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与第四次监测期内的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减少的幅度有所加大。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

  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继续减轻。从荒漠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2.83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8.36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危害程度在减轻;从沙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7.48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4.19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分别减少5.03%和7.90%。

  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2014年沙区的植被平均盖度为18.33%,增加了0.7个百分点。

  区域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我国东部沙区土壤风蚀状况呈减轻的趋势,土壤风蚀量下降了33%,地表释尘量下降了约37%,其中植被增加的贡献率为20%。沙尘天气明显减少,5年间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9.4次,较上一个监测期减少了20.3%,也就是减少了五分之一。

  林沙产业快速发展。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大力发展特色林沙产业,沙区经济林果面积已达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林果业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

  “十三五”期间,全国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每年需要治理2万平方公里,任务十分艰巨。张建龙说,如期实现2020年防治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目前,有明显沙化趋势的30.03万平方公里土地,如果保护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已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中,初步治理的面积占55%,极易出现反复,后续巩固与恢复任务十分繁重;还有28万平方公里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亟待封禁保护。

  沙区主要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人认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造林绿化,因而质疑沙区造林绿化行为。对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作了回应。

  张永利说,国家林业局提倡的沙区造林或者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从来都是有条件的。沙区许多地方历史上都有森林覆盖,黄土高原、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新疆一些内陆河流域以及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都有茂密的森林分布。塔河下游、黑河下游至今还保留有非常好的大面积的胡杨林、梭梭林。这说明沙区很多地方其实是可以造林的。沙区很多地方不仅可以造林,而且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效。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是成功的范例。陕西延安的退耕还林、河北坝上的人工造林,都在很大程度上很明显地改变了这些地方的小气候和降雨量。

  “沙区造林必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量水而行。”张永利说。现在沙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至少还有3亿多亩的宜林地,要充分考虑水分平衡,把水资源承载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实事求是以水定需、以水定林,大力发展节水林业、雨养林业,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