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连接故土维系乡情 互联网时代当重拾“乡贤文化”

  • 发布时间:2015-12-29 15:36:1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杨帆)日前在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上,专家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乡贤”含义已发生变化,面对新课题,重拾乡贤文化的同时更当重新认识“乡贤文化”。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乡二元结构走向解体。互联网的发展,让大量乡村文化精英近年来纷纷鼓起勇气走出农村,而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更鲜有返回家乡的,农村文化正快速“失血”。

  专家指出,千百年来,中国巨大的社会治理空间都由乡贤完成,中国乡村的精英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乡民树立了榜样,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

  “这些乡野的精英就是所谓的‘乡贤’,但‘乡贤’并非单指乡村贤良之士。”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本义说,古来布衣贤良,但今天说到乡贤,很多人以为特指农村乡下的贤良人士,这其实是个误解。

  “乡”,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在中国文化当中,不但指乡村,也包括市镇。张本义表示,“乡贤”并不专指在乡村的贤良人士,互联网时代,道德高尚、品行端正、学问深厚、在一个地方有影响、有贡献的人,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以被称为“乡贤”。

  乡贤文化作为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更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与会专家表示,真正掌握有真知灼见的人难能可贵,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几千年来都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他们有担当、有能力并掌握着文化的主体精神,使得华夏文化代代绵延。

  作家余世存认为,这些掌握真知灼见的人并非凤毛麟角,互联网时代视野下,“乡贤”可解读为现代公民人格:有现代公民人格的人,有现代公民精神,就是圣贤。

  “在我们的社会里,其实有很多人,比如说志愿者、慈善者都可以称之为贤人,都是我们可以从内心仰望的,希望做到的,但是很难做到的。”余世存认为,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对于乡贤的认识应该拓展和丰富。

  乡贤文化作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有值得发挥作用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呼吁,应让走出家乡的贤良落叶归根。“一些人刚到60岁,身体很好,有一定能力、见识,但却没有发挥应有能力。”他认为,面对乡村乡贤文化凋敝、人才匮乏的现状,重新认识乡贤的同时,重拾乡贤文化更势在必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