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征管机制 提升征管效率
- 发布时间:2015-12-29 09:47:36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12月24日,中办、国办发布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在保持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机制、创新管理、消除障碍,来提升税收征管能力和纳税服务水平。
保持国税、地税机构分设
这次改革方案是在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税务机构同时行使税收征管的前提下,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之所以保持国税、地税机构分设,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从我国机构设置改革实践看。1994年以前相当一段时期内,税务部门由地方负责管理,中央没有专门税务机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地方上缴,宏观调控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将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起到了体制性推动作用。
其次,从我国税务机构征管成本看。虽然国、地税机构分设增加管理成本,但随着机构分设初期超常规、初始性固定成本投入逐渐消化,国、地税专业化分工及税收收入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递减正在体现。保持机构稳定性和可延续性,有利于发挥国、地税机构各自征管优势,提高征收管理效率。
最后,从我国税务机构分工管理看。尽管作为地方主体税的营业税在营改增后转为国税征管,地税征税范围大幅缩小,但根据改革方案,国家将积极推进地方税费收入体系建设,调整国、地税征管职责,从提高征管效率、规范征收管理考虑强化地税功能作用。
理顺国、地税征管机制
从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国、地税两个税务机构征收管理实践看,确实存在部分国、地税由于征管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从而影响征管效率的问题。因此,落实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首先在于理顺国、地税征管机制。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
首先,改革税收征管体制。国、地税两个税务机构同时行使征收权所出现的税收效率问题,首先是由于体制原因。如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并存,分别由国、地税征收,表面上看分工很清晰,但对处于交叉地带的兼营和混合销售,是征收增值税还是营业税,以及由国税还是地税征收并不清晰,容易引发国、地税征管上的冲突。全面推行营改增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其次,理顺征收管理分工。国、地税部门对于中央税和地方税分工相对清晰,但对于共享税分工有些含糊,主要是诸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由国、地税同时征收,容易引发争议,如果改为一个税种只能由国、地税中的一个机构征收可使征收关系更顺些。对于税和费分别由税务和专业部门收取,改为尽可能由税务部门来收取,也可使征收更专业、规范,降低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最后,转变征收管理方式。长期以来,在国、地税关系上较多强调分工,而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则更多强调合作。国、地税通过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联合打造便捷办税平台,实行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方面合作,国、地税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征管互助,以及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来加强纳税服务协作,有效实现税收征管方式转变。
提升国、地税征管效率
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核心是提升国、税征管效率,而提升国、地税征管效率,关键是简政放权、科学管理、便利服务。
首先,简政放权。主要改革措施是: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资料,缩减办事期限等方法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采用网上备案,网上审批备案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多证同步审批联办机制,一表登记、三证合一,统一发放,改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次,科学管理。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利用网络办税已成为税务机构提高征管效率、“互联网+税务”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涉税业务流程,采用电子化服务、电子化申报和电子化缴税等税务信息化方式,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来有效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最后,便利服务。主要措施是通过国地税联合通办来最大程度方便纳税人纳税。按改革方案,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将打通地域界限,将由单一指定纳税大厅办理纳税,延伸扩大到全市范围内任何纳税大厅办理纳税,再扩大到全省范围内任何纳税大厅办理纳税,最后再扩大到全国范围内任何大厅办理纳税。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国、地税全面合作、网上办税、联合通办三位一体征管方式改革,将打破纳税时间和空间局限,极大地节约办税时间、降低办税成本、提高办税效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传统税务管理向现代税务管理转型。(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