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陈卫东:2016年化解不良贷款任务艰巨

  • 发布时间:2015-12-14 07:2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记者 方烨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6年,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存贬值预期,中美利差将有所收窄,资本外流压力有增无减,货币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考虑到未来国内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货币市场发生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各期限利率将保持较低水平。

  ●受实体经济去产能、房地产去泡沫等因素影响,各类隐性的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投资回报降低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风险犹存,债市调整压力也将有所增大,这将加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的273%不断下降,到2015年9月末为191%,部分银行在160%左右,已经接近监管红线150%。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风险有所上升,尤其是股市经历大涨大跌,汇率波动加大,债券违约现象增多,需要引起关注。 2016年,受实体经济去产能、房地产去泡沫等因素影响,各类隐性的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投资回报降低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去库存,土地出让收入不断减少,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加大;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风险犹存,债市调整压力也将有所增大,这将加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守住风险底线的问题值得关注。

  信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陈卫东简单回顾了一下2015年的国内金融运行形势,并由此引出对2016年金融形势的判断。他说,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复杂局面,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稳增长、防风险和促改革,实施了5次降准降息,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力度超过预期。目前存贷款利率管制基本放开,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在宽松基调和改革提速双驱动下,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企业贷款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金融风险有所上升,尤其是股市经历大涨大跌,汇率波动加大,债券违约现象增多,需要引起关注。

  展望2016年,陈卫东对金融形势做出的第一个判断是:货币供应总体充裕,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其一,货币供应保持总体充裕,广义货币量(M2)调控弹性将进一步增大。陈卫东认为,2016年,有利于货币供应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基调;二是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的推进,存款性公司的地方政府债券等投资进一步扩大,通过银行体系派生货币的能力增强。不利因素主要有:美元步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对美元仍存贬值压力,外汇占款将继续少增或下降。

  其二,信贷保持较快增长,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机遇明显。一是发展动力转换带来更多新业务增长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新增长空间不断拓宽,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新产业不断壮大;二是开放经济新格局带来跨境业务大发展;三是绿色金融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新蓝海。但是信贷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疲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制约信贷增长;二是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投资意愿难以较快回升;三是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持续走高,银行业对贷款发放更加谨慎。

  其三,社会融资规模总体稳定,直接融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利影响。有利条件包括:一是股市逐步企稳,IPO将逐步恢复,这有利于恢复股票市场融资功能;二是债券市场开放和创新力度增强,不良资产证券化、高收益债券等新的债券品种有望推出和加快发展,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将进一步发挥。不利因素包括:一是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推进,原来属于社会融资规模的融资平台债务转变成统计范畴之外的政府债务;二是受同业业务收缩等因素影响,表外融资占比或有所下降。预计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直接融资占比或达23%左右,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低利率时代持续

  陈卫东对金融形势的其他几个判断,低利率时代将持续,外部冲击对境内金融市场影响加大,人民币短期兑美元有贬值压力但幅度温和且可控。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运行特征明显。

  ——保持适度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或维持低位。陈卫东说,2016年,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对美元存贬值预期,中美利差将有所收窄,资本外流压力有增无减,货币市场流动性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考虑到未来国内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央行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调量更调价,优化政策组合,平抑首次公开募股(IPO)、季节性和其他各类因素引发的短期波动,货币市场发生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各期限利率将保持较低水平。从不同期限利率来看,由于市场宽松预期比较稳定,预计3个月、6个月和1年期等期限利率将在低位更加平稳地运行。

  ——低利率时代持续,债券市场波动中小幅上行。陈卫东表示,2016年,债市整体上继续向好,但需关注违约风险上升及短期回落压力。具体来看:一是经济下行,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性和条件,低利率时代持续,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上行。二是人民币成功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尤其是国债等高等级债券的配置需求有望上升。三是低等级债券信用持续恶化,债券违约事件继续增多。随着经济的减速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和破产倒闭的数量不断增加,违约风险还将进一步上升,不仅是低等级债券违约风险加大,部分高等级债券的违约风险也在加大。四是受前期股市、汇市调整影响,部分低等级、中短期债券超配,未来存在调整和回落的压力。整体而言,债券市场将在波动中小幅上行,但上行的速度和幅度将小于2015年。

  ——股市步入修复建设期,改革回归主旋律。2016年股市发展既面临改革加快的机遇,也面临实体经济表现不佳、外部冲击加大的重重阻力,总体而言取决于经济企稳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程度。积极因素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加速推进,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并实质性地改善股市投资效率;中国消费潜力巨大,新兴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兼并重组等机会仍会给市场带来活力。不利因素则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层面亮点不多、企业盈利压力依然较大,难以驱动股市全面上涨。与此同时,资本账户开放提速,境内外资本市场联动增强,外部冲击对境内金融市场影响加大,尤其是美联储加息政策的不确定性会不时冲击股市走势。

  ——人民币会维持双向波动的局面。2016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人民币短期兑美元有贬值压力但幅度温和且可控。一是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经济金融风险有所凸显。二是国内货币金融环境稳中偏松,中美利差收窄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三是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分化,美元加息初期力度不会太大,人民币贬值幅度可控。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预期强烈,而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依然保持升值态势。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经常项目仍将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将支撑人民币的强势货币地位。同时,“811汇改”助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步入新阶段,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运行特征明显,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稳定。

  防止不良贷款风险加大风险抵御能力减弱

  通过对来年金融形势的展望,陈卫东随后提出了2016年值得关注的金融风险。他说,受实体经济去产能、房地产去泡沫等因素影响,各类隐性的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投资回报降低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去库存,土地出让收入不断减少,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加大;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风险犹存,债市调整压力也将有所增大,这将加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守住风险底线的问题值得关注。

  具体包括四个大的方面。一是企业面临“债务上升—盈利恶化”的双重冲击。陈卫东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较快主要与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债务水平不断上升有关。2014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债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为114.7%,相比2009年上升了6.1个百分点。在企业债务总水平上升的同时,企业盈利能力正在快速下降,2015年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8%。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大面积亏损,净资产收益率(ROE)加权水平已降至-8.3%。与此同时,企业实际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大。以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4.35%和非金融机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7.5万亿元的债务总量计算,意味着每年的偿债利息将达3.2万亿元,约占2014年新增贷款的33%。

  二是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低迷,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受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偿债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贷款需求低迷,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效果。9月末,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1.9%、53.4%和59.1%,均为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值,其中,小微企业和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下滑更大,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7和8.6个百分点。

  三是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下降,风险抵御能力减弱。“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的同时,拨备覆盖率正在下降。”陈卫东提醒说,截至2015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较上年同期上升0.4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的273%不断下降,到2015年9月末为191%,部分银行在160%左右,已经接近监管红线150%。

  四是警惕不良贷款上升与惜贷情绪增大形成负反馈循环。据陈卫东介绍,他们的情景模拟分析显示,商业银行2%左右的不良率就可能触及监管红线。假设贷款总额增速在10%,原有不良贷款率为1.59%,拨备覆盖率为191%,那么一个季度环比27%的不良贷款增长就可以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84%,拨备覆盖率下降至150%,触及监管红线。“值得关注的是,不良贷款上升将侵蚀银行利润,导致银行惜贷情绪上升,进而收紧信贷,不良贷款问题可能进一步凸显。”他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