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焊工,向世界证明自己!”

  • 发布时间:2015-12-10 05:53:2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牌!终于拿到金牌了!”巴西圣保罗时间2015年8月16日9:50,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全部评委亮分完毕后,我国焊接项目技能教练组组长、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树春在观摩室里悄悄低下头,抹了一把眼泪。此刻,他内心百感交集,曾经与金牌失之交臂的不服、无数个日夜的艰苦集训、第三次参赛的巨大压力……

  周树春告诉记者,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焊接技术水平,经过三届比赛后,他的团队终于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块金牌,我们志在必得,我们要连拿三块金牌。这就是中国焊工,向世界证明自己!”周树春说。

  志在必得夺金牌

  周树春今年41岁,参加工作25年来,熟悉他的人都这样评价:“他是一个踏实勤奋、善于钻研、肯动脑筋的年轻人!”这位年轻的专家是我国第41、42、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技能教练组组长。与人们印象中年纪较大、不苟言笑的教练不同,他语气温和,细心中带着几分坚持。

  “参加第41届世技赛时,我们还没有摸清国外队伍的实力,对奖牌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很多国家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认为我们不会取得好成绩。出人意料的是,首次参赛就把银牌捧回家了,士气大振。”周树春告诉记者,2011年初次参赛可谓手忙脚乱,比赛仅有7个月备战时间,比赛指定的设备、材料无法及时进口到位,选手从未接触过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我从22个备选方案中摸出了73套工艺参数,在短时间内把选手的水平突击到位。”周树春说。

  首战告捷后,他暗下决心,第二次参赛,一定要把金牌捧回家。没想到,次年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因对某个部件进行了二次焊接,国外裁判将该环节中的不锈钢零部件焊接评定为0分。“因为这一个0分,我们只拿到了第五名。我感到不公平、不服气,我们必须用无可挑剔的表现在下次比赛时把金牌夺回来。”铩羽而归后,周树春立下誓言。

  结束第42届世技赛相关工作后,周树春从生产一线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年轻选手参与培训。2014年9月底,怀揣着争金夺冠、为国争光的梦想,他带着四名选手来到位于北京的集训基地,开始为第43届世技赛做准备。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竞赛内容为组合件、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和不锈钢结构四个模块。在接到竞赛项目图纸后,周树春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刻苦钻研:白天陪选手训练;晚上挤时间认真钻研竞赛项目,亲自试验各种焊接参数和焊接顺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最优焊接工艺传授给选手。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周树春早已将休息抛之脑后,身体也连连向他敲响警钟。眼看比赛日子越来越近,他却在赛前两个月罹患甲状腺肿瘤,需立刻手术。“哪里还有时间做手术?比完赛再说。”此时的周树春完全顾不得身体安危,在领导安排下,他才“被迫”登上了手术台。

  住院期间,周树春通过手机登录基地监控系统,继续观看选手训练并用电话沟通训练问题。身体稍有好转,他便坚持每日到集训车间指导选手。就在起程前往圣保罗参赛的前20分钟,他还在基地进行试验分析,力争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这一次,他终于如愿:在世技赛焊接项目中,所有裁判对我国选手的技术心服口服,金牌实至名归。“这些年,我教出的200多名焊工大都取得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带队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夺得金银牌20多块;培养的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1个优胜奖。”周树春脸上写满了自豪。

  勤学苦练成专家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专家并非科班出身。“我16岁就顶替父亲,成为一名工人。电焊是一门技术,学好了,这辈子就可以凭技术吃饭了。”抱着这样的心态,年纪轻轻的周树春走进了车间。

  经过短短三个月的学习,周树春对电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的焊条能焊出这么好看的纹路,我看着师傅操作,觉得很神奇”。三个月后,周树春便开始独立操作。焊工班的师傅惊讶于他的悟性,建议他转入铆钉班多与钢结构的零部件打交道,增加焊接量。就这样,周树春在铆钉班干了一年,“真的感觉上手了”。

  从此,焊枪成了周树春形影不离的“伴侣”。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他勤勉努力、虚心好问,白天忙干活,晚上学理论。多年来,他自学并熟读了几十本专业书籍,读书笔记达数十万字;先后掌握了12种国际国内前沿焊接技术,提炼总结出13种焊接操作方法;他还承担11项国家重点工程施工技术攻关、人员培训、上岗考核、工艺评定的编制及现场技术指导,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万元。

  攻坚克难创奇迹

  除了当好教练、专家,周树春更是一名好焊工,把自己掌握提炼的方法充分运用到实操环节,在生产一线大为推广。因此,多个项目中都流传着他攻坚克难的小故事。

  2005年4月,四川攀枝花市白马球团工程核心部位回转窑,正在紧张安装中。这一窑体焊接直径5米,壁厚40毫米,共5道焊口。因焊接工程量大、工期紧,且窑体不能转动,常规的焊接技术根本行不通。周树春临危受命,带领7名焊工连班作业,吃住在现场。通过探索试验,他们采用药芯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仅用5天时间,便圆满完成全部任务,焊口质量检验合格率100%。甲方和业内专家对周树春等人的高超技能赞不绝口,连称“创造了奇迹”。

  2007年,十九冶集团接到了海外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浆管道铺设工程,周树春带领18名焊工前往当地。“瑞木矿浆管道是世界上直径最大的矿浆管道,我也是首次接触这种管道,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与工程师、专家研究相关工艺,还要到别的单位去取经。”周树春在顺利完成了实操后,又教会了其他17名焊工。2008年5月,他们起程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待就是一年半。

  “当地天气很恶劣,在雨季,瓢泼大雨常常不期而至。我们管道通过的地方有沼泽、河流、公路,尤其在穿越公路时,还需要翻译和当地人充分沟通,以免产生冲突。”周树春向记者列举了工程的艰难之处。凭借吃苦耐劳、不服输的精神,周树春结合现场地质、气候条件,通过数百次的实验,精确计算出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焊丝伸出长度等参数,成功创造出管线钢焊接新工艺,将矿浆管道每道焊口的焊接时间由3小时缩至40分钟,把一年半的工期缩短至一年,再一次创造出业内奇迹。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