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跌势难止 稳外贸政策有望加码

  • 发布时间:2015-12-09 09:03: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出口依然是双双下降。前11个月进出口累计下降7.8%。至此,我国出口已经连续五个月下跌,而且前11月中,除了2月和6月之外,其余九个月均为负增长。进口则是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内外需持续低迷,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是导致今年进出口月度数据负增长几乎成为常态的主要原因。全年外贸负增长的态势已难以扭转,预计全年负增长7%左右。年内稳外贸增长政策将陆续落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外贸政策更多转向培育竞争新优势。

  现状 11月进出口延续双降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8%。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下降2.2%;进口9.37万亿元,下降14.4%;贸易顺差3.34万亿元,扩大63%。

  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6万亿元,下降4.5%。其中,出口1.25万亿元,下降3.7%,比上月3.6%的降幅略微扩大;进口9100亿元,下降5.6%,降幅比上月的16%明显收窄;贸易顺差3431亿元,扩大2%。

  至此,我国出口已经连续五个月下跌,而且前11月中,除了2月和6月之外,其余九个月均为负增长。进口则是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总量来看似乎一片暗淡,但是从结构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呈现出一些亮点:

  从区域来看,传统市场分化明显。前11个月,在对欧盟、日本等出口下降的同时,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则保持了增长,分别增长了5%和3.7%。中美贸易总值为3.15万亿元,增长1.9%,占我外贸总值的14.2%。

  从贸易产品结构来看,在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所下降的同时,机电产品出口仍在逆势增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涛测算指出,从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来看,11月单月出口跌幅实际上有所扩大,但就绝对量来看,11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际上超过9月、10月,机电产品出口也高于10月,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所致。

  从贸易主体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出口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前11个月,民营企业出口5.7万亿元,增长2.2%,占出口总值的44.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65万亿元,下降5.4%,占出口总值的44.4%。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1.97万亿元,下降7.2%,占外贸总值的54.2%,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97万亿元,下降10.6%,占我外贸总值的31.6%,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

  压力 需求不振叠加大宗商品价跌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今年以来,内外需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这两大因素共同施压,是导致11月进出口延续双降,同时也是今年进出口月度数据负增长几乎成为常态的主要原因。

  刘涛指出,11月出口平稳弱势未改,最主要是由于美、欧、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影响其消费品和工业品进口需求。其中,部分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和进口需求急剧恶化对出口的冲击尤为明显;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欧美经济回暖还不够强劲且传导具有时滞。此外,去年下半年较高的出口基数也导致今年出口难有较大作为。

  进口方面,受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影响,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依然是“量增价跌”。据统计,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粮食、大豆分别增长了1.3%、8.7%、0.9%、27.3%和15.4%,而上述大宗商品的进口均价则均出现下跌。

  “从进口绝对数量来看,11月大豆、植物油、铁矿砂及精矿、原油、初级形状的塑料、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多项大宗商品均比10月有所增长,今年大宗商品进口数量整体上远超去年。”刘涛指出,由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是导致我国进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不过,另一方面,煤、钢材、汽车等进口量减少,显示出这部分内需的疲弱。专家普遍认为,进口较弱,是国内需求不足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交织而成的结果。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出口下降主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缓,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较大冲击。从内因看,外贸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加上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而进口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大宗商品进口额减少。此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传统进口商品需求由强转弱,导致部分能源资源产品进口量增速大幅下滑。三是加工贸易出口生产持续低迷,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不断减少。

  前瞻 稳外贸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一批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新政将于年内落地,涉及通关便利化、清理进出口环节收费、推广外贸新模式等多项内容。

  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下,针对外贸这架马车的政策思路和侧重点也会有所调整,将不再依靠汇率贬值、退税补贴等短期政策,而是将着力点更多放在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方面。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出台的各项政策对外贸增长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因为主要着力于长期结构性变化,而且外贸负增长是外部需求和内部传统优势弱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政策效果也有限。总体来看,今年外贸下跌的态势已经难以扭转。

  从海关发布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看,11月为32,较上月回落0.8,且为连续两月下滑,创下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表明我国出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刘涛指出,进入四季度以来,外部形势出现回暖迹象,美、欧经济相继发出积极信号,但短期内还难以传导到我国出口。同时,在美元走强、原油限产协议破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背景下,进口增速的改善难以持久。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我国进口还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

  商务部报告指出,综合考虑,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出口规模将基本与上年持平,全年进口将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并拖累总体进出口出现下降。海关信息网日前发布的秋季报告也认为,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年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形势难以扭转,预计全年降幅达7.2%。孙韶华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