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武汉筹建商业航天技术产业园

  • 发布时间:2015-12-09 05:27:4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前不久,《经济日报》记者驱车来到距武汉市中心30公里的新洲区阳逻开发区古龙产业园。不久,这里将拔地而起的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同筹建的“湖北武汉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

  筹建方之一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部部长张镝向记者介绍,作为整个园区的亮点之一,未来园区建成后,占地11800亩,总投资1500亿元,按照宜业、宜居、宜游的原则,将吸纳600至1000家相关企业入驻。“商业航天的效益是,1美元至少可带来7美元回报。”张镝说,园区企业直接产出能力1000亿元,能带动社会相关产出约3000亿元。创新创业园区分三期实施,一期占地3800亩,投资400亿元,预计3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贾耀斌介绍说,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近两年来,武汉市先后与54家中央企业洽谈、签署合作项目共307项,协议投资总额6176.38亿元,已开工201项,累计完成投资1938.78亿元,与航天科工共同打造国家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就是其中之一。

  贾耀斌说,武汉具备得天独厚的商业航天发展优势,拥有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航天科工所属单位;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实力强大的地理信息专业和遥感专业;本地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也将为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园。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介绍,“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由此推算,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产生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与政府主导的航天技术不同,商业航天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它追求经济效益,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并有相应的回报,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与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技术结合,可以建设新型的智能物流综合应用系统,实现配送货物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

  刘石泉说,商业航天可吸纳创新基金、创业基金、风险投资等民间资金参与,目前商业航天用在天空的资金只占20%,70%在地面,“比如北斗只有30多颗卫星,却拥有百万量级的芯片”。

  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新兴商业航天企业由此快速崛起,这些航天“新生力量”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引入了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了成本,将全球航天技术推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武汉商业航天产业园建成后,将面向社会提供商业卫星的设计、制造,以及卫星发射过程中的非危险品加工、组装服务。刘石泉说,除了卫星的设计制造等企业外,园区内还将入驻商业火箭公司,为需要发射商业卫星的企业或机构,提供廉价的搭载、发射服务。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