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视基地遍地开花数千家 红红火火没几个
- 发布时间:2015-12-07 07:46: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当下,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和地位不断上升,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一抹亮色。近年来,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搅动着影视市场的一池春水。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电影票房高达203.63亿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3。
影视行业持续升温的背后,是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歌猛进。从1987年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建设算起,不到30年间,全国各地竞相兴建影视城、影视基地和影视主题公园,大大小小的基地园区总量已有数千家。这其中涌现出了诸如中影(怀柔)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等一批较为成功的产业园区,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部分基地的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是多数影视基地面临的一大难题。
好现象:
产业集聚,探索多元运营模式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成熟,目前已形成包含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宣传营销、播出发行和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在此背景下,影视基地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单纯地提供场景,而是向产业各个环节延伸,即影视基地不仅要着力于为影视剧作品的生产制作提供全面服务,如道具、服装、影视器材和群众演员等,更开始在发行渠道、金融服务、企业注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影视基地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首先要将大量专业化的影视机构,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从业者,影视投资、版权中心等产业主体在物理空间上集聚。在此基础上,中介机构、法务咨询和公共服务机构的加入,将更有利于基地在信息、人才、资本等方面的高效流动,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合作的成本。
以中影(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它通过吸引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资金,建立起了包含影视设备租赁、影视后期制作、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传播平台、影视版权交易、影视旅游、数字存储、教育培训等多个服务门类的电影产业链,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区域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发展。随着基地产业集聚优势的显现,其号召力也不断提升,目前近400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彻底打破了传统影视基地功能服务单一、盈利能力不足的发展瓶颈,实现了电影产业个环节的有效集聚。
大问题:
没有规划先行,重复性建设多
作为一种与文化、旅游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影视基地的建设正在急速扩张。由于大部分影视基地在建设之初就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完整的发展模式,尤其在如何运用当地资源发挥自身特色方面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因而出现了不少影视基地内的人造景观和基础设施高度雷同的现象。随着近年来古装剧、穿越剧的流行,很多影视基地纷纷兴建大量仿古建筑,从春秋到秦汉,从唐宋到民国,不一而足。尤其是热门的“三国城”“汉唐街”“明清楼”等场景,更是供给远远地超过了需求。
事实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是国内影视基地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既造成了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将整个行业带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对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颇为不利。这就要求政府在影视基地的规划和论证方面提前做足功课。一方面,要以严谨的调研为基础,基于当地的文化禀赋和特色,对影视基地进行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要全面评估当地的产业基础、资金能力、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等关键性要素,以完整的发展模式为支撑,为基地的发展制定短中长期规划,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影视基地的建设时间跨度大、转换成本高,盲目投资和仓促上马都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新思路:
文化为魂,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差异化道路、打特色牌是在众多影视基地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现如今,很多影视基地片面追求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不知不觉走上了“大而全”的路子。然而高投入未必能换来高收益,很多建成的场景全年接待的摄制组数量屈指可数,偌大的宫殿俨然成为了摆设。可以说,这样的发展方式只学到了影视基地的“形”,而忽略了以文化内涵为根基的影视基地的“神”。
影视基地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虚拟生活场景,其核心是某一时代独特文化的固化与再现,这种文化的魅力是保持影视基地生命力持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在我国“十大影视基地”中,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是唯一一个坐落于西北地区的影视基地,被称为“中国一绝”。在这里,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再现,独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随之传承下来。通过对荒凉地貌和残留古堡的文化包装和艺术提升,这座西北小镇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视剧拍摄基地,而是一座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的流动的场景博物馆。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吸引着大量西北和农村题材的剧组在此取景,也激起了很多文学青年的向往。
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景点设施很难保持长期的吸引力。影视基地的发展要跳出对建筑场景“形”的模仿,而是要站在对历史文化的精髓再现的思维高度来经营,用传承历史精神的眼光来布局影视基地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