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双11”被误解或过分夸大的三个假议题

  • 发布时间:2015-12-07 06:59: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几年前,一个叫做“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活跃于豆瓣,小组里激辩父母对孩子的爱与伤害。上周末,一场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等四部门联合举办的一场“双11”现象学术激辩,其观点思辨碰撞,似乎与几年前的这个话题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实,无论是叛逆少年眼中的古板父母,还是成年人眼中的“熊孩子”,只是出生年代、成长环境、思维模式不尽相同,一言以蔽之:“代沟”而已。

  这样的代沟也存在于电商与传统商业之间。今年“双11”后,社会上不时有对电商质疑、唱衰的论调,声音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双11透支消费,二是电商导致假货泛滥,三是电商冲击实体经济。如此一看,似乎“电商皆祸害”,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消费透支?伪命题

  对于“电商造节”和“双11”而言,透支消费的质疑年年都有。在这背后,是消费计划性——或者说理性与冲动性——或者说感性的博弈。事实上,“造节”说古已有之,为了让女子走出闺阁,我们有了“乞巧节”;为了促进消费,我们有了“黄金周”。而双十一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市场经济推动的节日。如果说“双11”透支了消费,那么在“双11”诞生之前,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的七天长假是否更有透支隐患呢?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从四个层面驳斥了“消费透支论”:

  一是长期看来,消费者一生的消费是由绝对收入总量决定的,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透支;

  二是短期看来,消费者在安排短期消费的时候,会实现“跨期动态平衡”,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消费提前。但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看的,如果动态地去看,消费者未来的收入在增长,因此不必担心今天花了钱未来就不会花。就事实来看,七年“双11”以来,后“双11”的消费不仅没有垮下去,反而在逐年在增长,何来透支一说;

  三是从购买力角度讲,促销通过价格的降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水平,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四是促销活动本身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在没有电子商务、没有“双11”时,实体店也有很多促销,而电商企业在此过程中,会不断优化促销形式,从而形成资源配置、行业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

  电商导致假货泛滥?逻辑反了

  对于“电商导致假货泛滥”这一观点,有专家直言这一逻辑“反了”: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电商平台未来应该配合政府与全社会一起解决。而作为平台的电商有没有意愿去治理假货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动力十足。

  有数据显示,当一个人在平台上买到假货后,会导致5个人离开这一平台,平台上的优质商家也会跟着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作为平台方,治理假货的意愿其实最为强烈。

  中国消费者报副总编张建认为,假货问题在线下和线上都存在,但在电商环境下,买卖双方的行为都会被记录,所形成的信用约束力不可小觑。数据的产生、保存和未来的利用增加了售假的机会成本,与线下售假相比,线上售假的可追踪度更高。“大数据打假”或许将在未来成为一种常态。

  贝恩咨询全球合伙人康雁则认为,电商甚至可以成为消灭假货的主要平台。在他看来,现在三四五线城市假货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多级分销导致渠道成本高企,三四五线城市的品牌消费没有办法被满足,也找不到优质的平价品牌作为替代,因此催生了山寨品牌、假大牌。但电商的出现,不仅可以让低线城市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买到品牌商品,也给了中小、长尾品牌一个更公平和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去触达更多目标消费人群,让低线城市消费者买到平价品牌商品,从而替代山寨品牌和假货。而这一效应,更是释放了低线城市的品牌消费力,直接实现了拉动内需、提振经济的效果。

  电商冲击实体经济?电商就是实体经济

  除了透支消费和假货两个较有针对性的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商的出现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电商真的冲击实体经济吗?其实,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将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概念。

  当然,电商的发展对实体店的冲击不言而喻,但究其原因,实体店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或许才是主因。一个具体的例子,走进一家百货商场,困扰消费许久的问题——千店一面缺乏差异化、导购服务毫无特色、价格虚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消费环境层面说,找不到停车位、没有哺乳室,甚至四处充斥着拉客现象。

  而英国实体店之所以备受青睐,或许是实体店的招商、运营和服务都被消费者认可。而实体店的繁荣也并未阻拦电商发展步伐,像ASOS在线上发展多年,至今年增速还能保持26.6%的高位——而英国年GDP增速仅为2.8%。

  之所以有人讲电商与实体经济对立,或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流通业发展太快,制造业却暂时没有跟上脚步。但我们很欣喜地发现,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电商承担了定向需求生产者的角色。从长期来看,电子商务也让实体经济得到了升级振兴的机会。

  一个50人的羊毛衫工厂,从原来给品牌做传统加工,转型成为“淘工厂”,为淘品牌和天猫原创品牌服务;从原来接100-200件低利润的单子,到打造柔性供应链,可以实现生产5件、10件的小批量生产;从原来每年年底都担心厂家跑路拿不到货款,到现在交易安全利润稳定。在这样的案例背后,是互联网给制造业带来的可喜变化。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说,“电商透支消费、电商导致假货泛滥、电商冲击实体经济”等话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误解或过度夸大了的“假议题”。

  面向未来,双11给全社会带来的“真议题”,应该是引发全社会对新商业基础设施的关注。这一正在高速发育中的、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基础设施,在底层是“云(云计算)网(宽带和无线互联网)端(智能终端)”,其上则是在线零售平台、在线支付、智能物流等服务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双11作为一次未来商业的预演,实际上也是新商业基础设施“安装”到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一次集中体现。这一新商业基础设施,在支持和孵化创新、创造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与潜力,并成为了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