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无凭无证”自制食品缘何受追捧?

  • 发布时间:2015-12-02 07:29:51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0月1日起,国家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其中,首次对网络食品交易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并登记审查许可证。然而,两个月过去了,法规的落地并不尽如人意,网络平台上无证经营的现象仍然很普遍;普通市民对于网购自制食品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有市民认为,自制食品纯手工制作,原料更加新鲜。还有市民说,“都是朋友圈里朋友自己做的食品,肯定比外面的安全放心。”对此,专家却表示,“私家制作”不一定就更安全。

  现象:多数店铺仍无证经营

  到现在新法实施已经刚满两个月,在“史上最严食安法”的约束下,网络食品交易正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卖家愿主动出示《生产许可证》等产品身份证明,但在部分第三方交易平台和微店平台上仍有未亮明正身的“三无”产品兜售,甚至在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厂名等必填项上显示为空白。

  记者在淘宝网上以“自制食品”为关键词搜索,页面显示搜索到6200多件商品。随后记者按照销量排行选择了排名前15的自制食品店,在这15家店里,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等有效证件齐全的仅有6家,另有3家证件不完全,剩下的6家在购买页面上则没有显示。

  在一家名为“草原伊人手工食品”的自制食品店内,出售的内蒙古特产纯鲜奶皮声称“无添加剂”、“纯手工”、“儿童孕妇奶食品”,受到不少买家追捧。根据店家介绍,产品是由牧民手工自制,做的过程如同自家做吃的一样,还附上了几张制作过程图片。然而,当记者询问卖家为何在生产许可证等项目全为空白时,店家却表示还没来得及填上去。

  而在剩下的几家未标注相关许可证号的自制食品网店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一提起为何没有相关证件号码,不是说没来得及填写,就是说还在申请过程中。据观察,这些网上销售的自制食品,宣传的重点都放置在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强调原材料和食品的农家味,对于许可证件却少有提及。

  卖家:无证售卖全凭良心

  市民李女士每天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

  介自制的秘制卤菜,微信下单可以同城送货。李女士说:“开始在网上出售自制食品,是因为亲戚、朋友都说自家卤菜味道好,于是就在网上销售试试,刚刚起步,反响还不错。”

  李女士表示,来咨询和购买的客户,都是通过个人朋友圈和朋友介绍过来的,食品完全凭自己良心做,朋友之间也信任,要说监管和相关食品经营手续,还真是没有。“平时我还需要上班,这些卤菜都是家人帮忙制作,也不是专门开店经营,应该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吧。”李女士说,如果客户有质疑,她可以带客户看食品制作的场所和过程。

  “为了让顾客放心,我把部分食品的制作和包装过程拍好照,然后贴在网页上。”网友萱萱在网上出售自制农家酱菜已有三年时间,最初起步时生意并不好做,后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中间顾客也有质疑,她就将过程都拍摄下来,标注了产品原料、保质期等。

  “我也是学得别人的经验,很多外地做自制食品的卖家都是这么做的。”萱萱表示,网站平台的客服已通知她,需要她提供相关的证照,她也在积极的办理之中。至于食品流通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她表示并不知道。

  消费者:买与不买看法不一

  “我在网上买自制食品已经好几年了,这些自制食品的商家,都说自己家干净卫生,没有任何添加剂。”市民张先生说,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东西超市买不到,想图个新鲜,作为辨别此类商品的安全标准,因为大多数都是“三无”商品,他往往只能通过商家的宣传介绍,凭着感觉下单。

  “当然也曾收到过很‘可疑’的自制食品,不敢吃就扔了。”张先生表示,上次自己网购的私家点心,吃起来就有点变味了。“没有冷藏包装,上面连个保质期都没有。我咬了两口就扔了,没敢给孩子吃。我上网抱怨,店主怕我闹,给我退款了事。”张先生也告诉记者,从这件事以后,自己也不敢轻易从网上买自制食品了。

  黄女士在某事业单位上班,是一家私房烘焙的常客,不时通过微信购买饼干、蛋糕等产品。“蛋糕是朋友制作的,单位同事也都说好吃,店主坚持原材料用最正宗的,价格虽然比一般店面高一点点,但我相信她。”

  黄女士自己从没想过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不过她表示这家店声誉非常好,非常信任店主,即使没有相关证件,也会继续在这里购买食品。

  市民陈女士就表示,只敢买朋友介绍的东西,同城送货的自制食品经过朋友介绍,相信品质,至于从外地寄来的东西,她就不太敢买,怕气温变化和运输等因素引起食品变质。

  专家:“私家制作”并非更安全

  虽然私房食品店铺主以全手工制作来吸引顾客,但仅靠一个家庭厨房和微信账号来实现销售,很难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卫生。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一家蛋糕店的负责人就告诉记者说,实体食品店的经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该店铺的场所、设备、卫生环境、从业人员等进行检查,合格以后才能获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

  “很多在朋友圈经营的店主都是半路出家,凭着兴趣自学了一些制作方法,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对食物制作、储存等都没有经验,这就会造成原材料采购、储存、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该负责人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就明确表示,“私家制作”并不会更安全,相反网络食品交易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只有良心,没有相关知识和技术,并不能保证食品制作的绝对安全,特别是在大批制作的时候。”她认为,自制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有些生产经营者没有从事食品行业所需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家庭小作坊在经营条件上很难达到卫生安全标准,流通环节上,受到污染的风险也较高,影响产品质量。此外,食品出现问题时,制售者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无法出具正规发票,消费者维权也较困难。

  新规:可向购物网站索赔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果网购买到问题商品,即使商家愿意退货,但手续一般比较麻烦,对商家而言影响不大,反倒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和精力,“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以后不再来这家店铺就是”。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首先相关网站必须尽到审核把关责任,不给无证商家提供平台;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上无证出售食品行为。此外,食品流通追溯机制应迅速完善,发现隐患能够及时查找源头,减小甚至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消费者而言,根据新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如果在网购食品过程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通过购物网站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索赔。如果购物网站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网站将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网络商家没留联系方式,消费者买到问题食品,可以直接找购物网站索赔。赔偿后,再由购物网站向卖家进行追偿。

  记者也就此咨询了淘宝网的在线云客服。客服人员表示,消费者如果在该网上发现有违反新《食品安全法》的情况,可以对已买到的宝贝投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信息,客服会与卖家进行协商处理。□记者刘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