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欧洲时报:巴黎气候大会中国将发挥桥梁作用

  • 发布时间:2015-11-30 15:2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11月30日电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前在巴黎拉开大幕。全球150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将在大会首日出席会议,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也赴会。对此,法国《欧洲时报》30日评论称,气候大会有如此阵容还是首次,这无疑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政治意愿,也传递出希望与信心。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建设者姿态活跃在气候政治舞台上,给全球气候谈判带来新气象。

  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大会之所以备受关注,还在于气候谈判的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过去的强制性减排被“国家自主贡献”取代,这让各国有了更多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的压力也减少了,参与度自然提高了。

  根据媒体的报道,涵盖全球9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0多个国家,已经公布了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和承诺。中国和美国等大国的加入以及大国之间展示出的合作意愿,亦成为本次大会的主要推动力。正因为此,不少舆论认为,这次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值得期待。

  当然,气候变化谈判向来以“艰苦异常”著称,在看到此次气候大会向好一面的同时,也应看到有很多分歧仍然根深蒂固。

  首先,气候变化谈判的三大力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彼此斗争的焦点仍集中在历史责任、资金与技术转让之上。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欧盟,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实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虽强调美国承担减排责任,但金融危机后其谈判态度略有变化,尤其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缺乏诚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立场类似,中期减排目标低,且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为前提;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考虑到对全球变暖的历史责任和各国能力,发达国家应带头减排,并且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支持。

  其次,虽然“国家自主贡献”成为新的主流,但各力量之间对如何解读“贡献”仍有分歧。欧盟希望将“贡献”转化为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强调可量化的减排目标,淡化其他要素;美国等对将“贡献”转化为有法律约束力有所保留,但支持以“贡献”规定各方的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则主张“贡献”应全面涵盖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要素,发达国家应履行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义务。

  第三,虽然没有国家公开反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各方对如何在协议和规则中体现该原则存在交锋。欧美国家普遍弱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甚至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利益多元、阵营分化的情况,有一些国家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问题上与发展中国家保持一致外,在提高减排力度、发展中大国承担责任的问题上总体倾向欧美。

  正是这些分歧,又让不少舆论对此次气候大会保持谨慎乐观。也正是这些分歧,对参会的国家尤其是大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因为,受限当今世界格局,包括气候变化谈判在内很多国际事务的处理,仍体现出大国博弈的实质:各国对气候变化越来越重视是不争的事实,但气候变化也逐渐演变成为角力场。美国10年前的一份报告就指出,20年后人类的头号威胁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气候变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判断,过去对气候变化不积极的美国在奥巴马上台后态度有所转变,气候变化不仅成为政策重点之一,也成为牵制其他国家的手段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设立绿色贸易壁垒,使得“碳关税”等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新的“大棒”。发展中国家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气候威胁论”甚嚣尘上。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态度的复杂性,需要各国特别是大国运用政治智慧和外交手段去解决。即将开幕的巴黎气候大会,提供了一个连接分歧各方的平台,如何凝聚更多共识成为外界的期待。

  今年以来,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建设者姿态活跃在气候政治舞台上,给全球气候谈判带来新气象。此次气候大会召开前,中国展现负责任态度,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个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的一些分歧,受到赞扬,特别是中美首脑之间的《气候联合声明》,被评论为具有标志意义。

  相信在此次气候大会上,中国将发挥连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作用,弥合彼此分歧,进一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完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