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知愁
- 发布时间:2015-11-27 19:08:25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接电话,是我高中的班主任杜老师。杜老师说,到北京来看生病的姐姐,给我打个电话。杜老师多年不见,上一次见还是2002年,也是他来北京看姐姐。我说我去看他,一定的,下午就去。杜老师当过我的班主任,是50年前的事情了。我读高中3年,3年住校生,住校生的班主任有格外的意义,学校就是半个家,班主任就是全班同学的家长。
那3年是我一生中不平常的3年,也是简约生活的3年。我至今都保持着那时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洗脸习惯用双手合拢,在水龙头上接水,呼啦呼啦用清水把脸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从来不在脸上抹什么护肤品,清水洁面,素面朝天。这就是3年中学寄宿养成的习惯。那时全班20多个男生,挤在一间教室改成的宿舍里。宿舍外、阶沿旁,安一个水龙头,这就是我们全班男生的“洗漱处”。早晨广播喇叭一响,起床,10分钟后做操、晨跑。就像汽车点火后,马上加速换挡,让人没有时间停下来。水龙头前排成队,都一个样子:手上拿一个搪瓷杯,肩膀上搭一条毛巾。轮到接水,低头捧水洗脸,然后接一杯漱口水,让下一个。没有时间容你慢条斯理地接满一盆水。不说洗脸了,洗澡也就是这只水龙头。学校没有洗澡间,女生怎么解决我不清楚。我们班男生,全在这水龙头上冲澡。天天洗凉水,从夏到冬,冬天的凉水,一浇上背脊,立马散出一团热气。再说了,二十几个半大小伙子,睡在一间教室里。上下床,床挨床,打鼾咬牙,出汗放屁,那味儿就能熏倒人!所以,一年四季开着窗,敞着门。晚上有谁想偷懒,不到水龙头那里把自己的臭脚冲干净,全宿舍都要闻他脚丫子味,就等挨揍了!
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一块床板,这就是个人专属领地。摆在这床上的东西,都是一个背包卷背来的。每人的床上物品基本相同:一床草席,冬天在草席下加一床稻草垫;一床被子;一个枕头,或只是枕套里面填上换洗衣物。个别的同学还有一个小木箱,放在脚下一侧,装些零星用品。多数人都是一只书包放在枕边。3年生活,没有同学掉东西,也没有出现过小偷。能有值得偷的东西吗?家境好的每月要交6元伙食费,农村考来的多数有助学金。特别困难的同学,冬天能从学校借一套棉线绒衣。
生活极其简约,就是说,不可再少的最低生活需求。一双胶鞋穿得露脚趾了,自己用破排球上剪下的皮子补上。再穿得磨透鞋底了,花5毛钱,掌上轮胎鞋底又扛半年。那年月号召学雷锋,雷锋干的,我们都能干。雷锋有一张给战友理发的照片。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李代友,用班费买来一把理发推子,此后,全班男生就在他的手下统一发型,全推成小平头。
简约生活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今天叫短缺经济。10元钱活一个月,你不简约,行吗?简约生活也是学校的校风。想来也是,大凉山里的穷孩子们要和外面大城市的竞争高考这道门槛,我们的西昌高中也是响当当的省重点。那时清华大学有个“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口号,传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斯巴达精神”,文明其心灵,野蛮其体魄!全地区就这么一所重点高中,这是当年10多个县的山里孩子上大学的唯一通道。同学都是各县考来的尖子,一个县两三位。说实在的,不拼命进不了这学校门,进了学校不拼命出不了这学校门。支撑着每个孩子的,是梦想,进了这所学校,才有资格做上大学的梦,梦是简约生活的最好享受。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吹破了我们的大学梦。而3年简约而拼命的青春岁月,留下了另一段记忆。“文化大革命”爆发,红卫兵风靡全国。我和班上四位“家庭出身不够条件不能当红卫兵”的同学,心有不甘。四个人一商量,贴出张“我们也要见伟大领袖”的声明,深夜从学校出逃。在接下来的4个半月,风雪兼行,步行了6700里,从四川西昌走到了北京。
关了高考门,吹破大学梦,多谢3年简约生活青春岁月,收获一条6700里风雨路。这条路让一生有了另一个支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