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大宗商品逢寒冬 中国经济首要任务是保暖
- 发布时间:2015-11-25 07: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资本市场的各种传言如洪水猛兽滚滚而来。如果传言坐实,全球经济将再次进入萧条。
传言之一是,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2月15日到16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联储官员将把基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将是美联储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传言之二是,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1月24日凌晨召开的特殊会议中提升贴现率,为加息作预演。
第二个预言已经破产,但第一个预言愈演愈烈,美联储官员推波助澜,动辄发表一番鹰派言论,让市场瑟瑟发抖。市场早已发抖,希望美联储官员别太享受权威感。
做空除美元外的多数货币、大宗商品早已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美元升天,黄金落地。11月24日,国际金价亚市盘初在1070美元附近震荡,此前一天一度下探1066美元的逾5年低位。国际银价24日亚市盘初徘徊于14.10美元附近,隔夜银价曾跌破14美元关口,刷新13.89美元的逾5年低位。
大宗商品价格惨不忍睹,如此持续狂跌只有一个理由——全球实体经济不如预期。
23日伦铜一度下跌2%至4490美元/吨,为2009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4500美元,自去年11月以来,铜价下跌近32%。镍价一度重挫6.4%到8175美元/吨,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铅、铝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
大宗商品价格显示全球经济复苏是场梦,更别提完成产业结构与区域转移。东南亚某些国家以及英国、美国经济有时会有亮点,但很难想象这些国家的经济繁荣可以建立在他国的衰退之上。
美联储加息将带来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从资源到实体制造业恐陷入萧条,尤其是巴西等资源国,情况将会更加恶化。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也要做好长期作战和过冬的准备。
美国经济喜忧参半,数据时好时坏。11月23日,美国公布的10月成屋销售数据,在上个月大幅攀升4.7%之后,本月成屋销售再次出现下滑,低于市场预期的-2.0%水平,下滑达到-3.4%。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52.6,为2013年10月来最低,10月终值为54.1。
美国的实体经济还算好,一个前瞻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制造业复苏的趋势:24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发表数据,今年前9个月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机械出口市场,德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125亿欧元的工程产品,同期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20亿欧元。而在过去6年中,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机械设备出口市场。美国今年可望超越法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为50多年来首次。
今年前三季度,德国对美国和英国的整体出口大增,德国今年前9个月的工程产品出口总额增长2.6%至1160亿欧元,帮助该国企业摆脱了中国与俄罗斯需求低迷的影响。
但从整体数据以及美国的就业参与率来看,现在恐怕只能算是美国经济的青铜时代,而二战后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美元每次不正常大幅上升都是美国经济进入又一轮衰退的标志。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45年中,有4次美元上涨对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沃尔克任美联储主席期间采取17次加息措施、1990年海湾战争、1992年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ERM),以及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
这轮美元大涨,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量化宽松的数十万亿美元,很多成为套利货币在全球流窜。
中国实体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反映在银行数据上可见一斑。截至9月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余额近2万亿,不良贷款率逾2%,比年初增加0.35个百分点。自2011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连续反弹16个季度,“双升”态势已持续整整4年。银行资产质量的表现可能会改变一部分海外资金的操作预期。
美联储将以极度缓慢的速度加息,而中国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把握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在寒冬中为自己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