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把民营企业推上经济主战场

  • 发布时间:2015-11-23 09:31: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在市委、市政府“服务好国有经济,全力发展民营经济”思想指导下,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造民营经济发展条件,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大力化解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并把着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冲上地方经济主战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对国企央企长期占主导地位和经济欠发达的吉林市来说,显得难能可贵。今天本报推出关于吉林市倾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特别报道,希望对民营经济尚不够强大的地区有所启发。

  在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乃至大半壁江山,并不为奇,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东北这样国有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如果当地的民营经济能有这样的分量,却会令人为之一振;在经济发达地区,当地党政领导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或许并不少见,但在国企、央企举足轻重的东北,如果地方领导特别支持和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外人一定会感到好奇。

  吉林省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故吉林市称为“江城”、“北国江城”。像很多东北老工业城市一样,吉林市也是一个国有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但是,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其心之诚,其力之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全国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市委、市政府为民营企业“撑腰”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最近在吉林市在采访中的第一印象是,不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市里领导,总会说到“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们对此更是交口称赞。这个“座谈会”是怎么回事?又给企业解决了哪些问题,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吉林市河北商会会长、吉林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红告诉记者,有家企业欠了他们企业120多万元,官司打了10年也没解决,去年他参加座谈会提出了这个问题,本以为只是诉诉苦,没想到市领导帮他们双方协调,现在问题已经圆满地解决了。

  吉林棋盘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搞规模化生态农业的,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公司董事长、吉林市工商联副主席冯利伟告诉记者,他们要建两个两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是个很有经济社会效益前景的大项目,但需要很多资金。“我在座谈会上提出以后,市委领导就想办法帮我们到省里协调,为我们争取到了国家专项资金。”

  “我们的轮胎产品市场是政府帮助打开的。”吉林市轮胎商会会长、吉林市通达利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伟说,他们投资7000多万元发展翻新轮胎项目,翻新轮胎具有低速的特点,尤其适合公交车使用。但开始相关机构并不允许公交车使用他们的翻新轮胎,非常苦恼。在座谈会上,他们提的这个问题市领导很关心,现场便让相关机构与他们对话,第二天他们就得到了答复,原来是相关机构对于翻新轮胎的政策法律、技术等方面有理解上的偏差。公交公司实地考察后十分认可。“这个项目推进后,我们企业快速打开了市场,又为公交公司每年省下上千万元。”

  吉林省长吉图商会执行会长、吉林市咏邦建工集团董事长江学臣,吉林市温州商会会长、吉林市一汽四环大有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星,吉林市利群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申研,吉林市华兴科维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吉林市龙谷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丹,吉林市银桥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王敏等企业家,谈起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给自己企业解决的实际问题时,无不纷纷称道。

  2014年以来,吉林市委、市政府每月召开有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市委书记亲自主持会议,了解民营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当场落实解决办法,要求相关部门三天拿出方案报市委督查室,解决结果由工商联及时反馈给企业,对不满意的,将再次要求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据了解,从2014年到2015年10月,吉林市共计召开座谈会21次,会上企业共提出困难和问题435件,397件已经办结。其中,涉及拆迁、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的问题216件,社会问题包括道路、公交路线等85件,企业融资问题59件,企业产品推荐问题31件,其他法律纠纷、政策法规、欠款等问题44件。这些问题往往是民营企业的“痛点”和死结,通过座谈会这一由市委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当场与企业面对面来解决的形式,自然得到了民营企业家的广泛赞誉。

  “现在我们基本两个月开一次,因为之前的座谈会把民营企业眼前的、积压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吉林市委书记赵静波告诉记者:“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座谈会的机制,使政府各部门主动地、自觉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好。”

  在全国其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做法并不鲜见,但在吉林市,每月定期召开若干次,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坐阵督办,并以最终切实解决问题为指向,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多见。可以说,吉林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已成为市委、市政府为民营企业解难“撑腰”的机制、制度和品牌,这种做法已在该市所属区县逐步推行。

  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吉林市党政领导真心实意、不遗余力地为民营企业解难,缘于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高度认识。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看来,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的“角色”,在稳定经济增长、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摆在地方经济的突出位置。“我们要服务好国有经济,全力发展民营经济。”赵静波书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吉林市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占比例较大,对吉林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改革以后遗留的问题也比较多,其固有弱点在市场竞争中也不断显现出来。不是国企不着急、不努力,但体制机制的问题确实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考察学习南方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寻找差距,吉林市做出了“全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部署。

  营造民营企业生长的社会环境。在吉林市这样对民营经济认识度远不如南方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过去人们对民营经济有着骨子里的歧视。一般人都认为,国有企业地位最高,集体企业次之,个体户让人瞧不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造势,给予民营企业荣誉,提高其社会地位。如,为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吉林市设立了市长质量奖,评选对象以民营企业为主,获奖企业能得到100万元的奖金。现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得到了很大改观。采访中,很多民营企业家对记者都有这样的表达:民营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助力江城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全社会都重视、尊重、支持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市委书记经常对我们说,民营经济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是光荣的,做好了,更能体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创造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在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吉林市下足了功夫。为此,吉林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企业登记注册实行工商、质监、公安、国税、地税“一表制”审批;新办企业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即时办结;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复杂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中小企业专门服务窗口;在民营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提供担保服务;市委市政府发“狠话”,服务企业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必须做好服务,懒作为乱作为就“下课”。等等。

  搭建民营企业成长的发展平台。以前,由于交流欠缺,吉林市的各类民营企业多各自为战,如一些企业需要原材料,会舍近求远到长春或其他地市购买,而往往不知道自己邻县就有。为了打破这种画地为牢的格局,整合资源并减少社会成本,吉林市委、市政府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打造产业合作大平台,使各企业互通有无,抱团发展。如,支持民营企业围绕石化、汽车、冶金等当地主导产业进行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提高本地企业配套能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水平高、延伸配套能力强、产品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聚集基地;促进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充分对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营造公平、有序、法制的市场环境,扶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吉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吉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民营企业已冲上了吉林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014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2.6万户,经济主营业务收入5493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超过50%;全市民营企业上缴税金104亿元,民营经济形成的地方级税收占全市地方级税收近80%;从业人员114万,就业人数占全市56%,占新增从业人员90%。预计到2015年年末,实现营业收入6000亿元,5年平均增速19.7%;实缴税金105亿元,5年平均增速11.4%;私营企业27869户,5年平均增速11.9%;从业人员110万人,5年平均增速8.2%;“三上”企业户数2700户,5年平均增速8.0%。

  对于吉林市这样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民营经济能有这样的发展着实令人振奋。

  着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在吉林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政策措施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市委书记赵静波指出,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民营企业家的努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快速、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育一批领头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在吉林市尤其必要而紧迫。

  还是在2013年初,吉林市委、市政府就排除争论,从财政拿出近500万元,支持10多个民营企业家到北京大学深造,让企业家们在与同学接触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激发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同时使他们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式。

  为了使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成为一项“长效工程”,吉林市为民营企业家设立了“交流培训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支出。这一专项经费根据工商联的会员人数,按县区级人均1000元、市级人均1500元的标准拨付。这在吉林省开了先河。现在,在吉林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吉林市搭建了工商联大讲堂、北大总裁班、与吉林大学合办企业“二代”培训班等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多种平台。

  担任北大总裁班班长冯利伟谈起在北大总裁班的学习体会时兴致勃勃地说:“我和大家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前沿新知识,大大开阔了视野,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这个二代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股权分配、互联网思维等”,赵氏养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博和吉林市千顺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昀瀚你一言我一语地和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你看,我们这二维码电子名片就是在课上学的,特别方便,扫一扫就保存了,还环保,省了好多纸质名片”,吉林市松花江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延伟和梁氏人参总经理梁晓明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和另外26名年轻企业管理者都是吉林市第一期“二代”班的学员。

  吉林市不仅推动民营企业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还积极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在融入全国和世界中提升自身素质。2014年,吉林市组织企业家对外学习交流7次,与外省市建立友好工商联40余个,友好商会21个。

  吉林市工商联主席、吉林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彦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家素质提高了,就能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还会让企业家自觉担当社会责任。”

  统战部给力,工商联有为

  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市工商联奋发有为,推动着吉林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吉林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李福才看来,民营经济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统战部门要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就必须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两个健康”和工商联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吉林市这样民营经济还不够强大的地方,尤其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统战部门重中之重的工作。这几年在市委统战部长的位置上,李福才在这方面就倾注了一半的精力。

  在吉林市委大力支持下,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吉林市统战部把加强工商联班子建设作为工作突破口,把那些贡献大而又有较强政治觉悟和强烈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家充实到市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市总商会企业家副会长和市工商联执常委岗位上来。同时,提出了“7个双”的整体工作思路。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规范民营企业家的行为,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评价办法》,促进其健康成长。

  今年10月16日召开的吉林市统战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重要文件,为工商联进一步发挥作用打开了新的空间。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振奋了工商联干部职工进取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吉林市工商联主动作为,坚持以会员为本、以服务为重的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大力打造经贸交流、维权、融资、培训、宣传、信息、人才等七大服务平台;当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政治方向的“引导员”,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络员”,当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协调员”,当好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理员”,当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交流活动的“牵线人”,当好行业商协会建设发展的“督导员”,当好促进和优化发展软环境的“监督员”,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宣传员”,当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素质提升的“辅导员”,当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各类活动的“组织者”,当好非公有制企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调解员”,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解决困难、维护权益、吐露心声、反映诉求的“娘家人”,把工商联建设成为“会员之家”,在服务惠企、利企、安企、活企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效。

  “最近,我们下很大功夫制定了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这个实施细则将使工商联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吉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任庆士,市工商联副主席张维克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工商联的地位与作用的确需要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前提是工商联要积极作为。工商联的舞台太大了,就看你想不想干事,就看你干事有没有好办法。

  经过几年的努力,吉林市工商联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工商联自身建设大为加强。区县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5人,企业家培训等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这些硬条件使工商联工作有了支撑。

  ——商会体系初步形成。商会由原来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80多家,还有20多家在筹建中,一些政府部门的经济类协会也准备转到工商联体系。在积极组建商会体系的同时,推进其规范管理和运作,使之有效服务于各级各类会员企业。

  ——工商联、总商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哪里需要,工商联干部就出现在哪里。由于工作体系完备、服务会员企业到位,工商联真正成为了企业家之家和“娘家人”。“去年,我们公司资金出现断流,是工商联帮我介绍了一位商会会长,在这位会长支持下,我们迈过了企业发展的寒冬。”吉林市华兴科维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说,“患难之中见真情,找到对的组织太重要了!”

  赵静波书记表示,这些年来,在吉林市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市工商联在服务民营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工商联和商协会等社会经济组织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今时今日的江城吉林市,正谱写着富民强市的新篇章,而民营经济就是这宏大篇章中有力跳跃的强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