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调查之南京:解决停车难不止步于建停车场

  • 发布时间:2015-11-23 07: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午8∶50,赵强的别克车已准时驶进中泰停车场,稳稳地停在入口升降坪上,熄火、关门、刷卡、走人……9∶00,他已准时坐到新街口中南大厦的办公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而在赵强走后,停车升降坪带着他的爱车直达停车场负二层,由车库内智能机器人把车送上停车位。下班时,赵强只要用停车卡在入口刷卡器上一刷,一分钟左右,他的车就会通过停车坪升到地面。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私家汽车已成为家庭普及交通工具。与快速发展的交通工具相比,城市的停车场建设似乎要慢上一拍,尽快有效解决停车难成了车主们的共同心声。同时,车位少也引发乱停车、交通堵塞等其他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近年来,南京的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解决停车难问题,南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智能车库,让生活“流动”起来

  位于南京新街口商圈的中泰智能停车场,是南京市改善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探索。

  2009年,南京开始城市立体式地下车库建设试点,招商引进国内技术先进、专业从事停车产业的中泰车业公司,在中山路165号的金陵中学东侧广场开始了第一次“吃螃蟹”的尝试。

  该地块原来是城市绿地公园,地表面积2000平方米,地下车库建设后,地表仍保持绿地公园原貌,而地下则建设成一个三层复式结构、规划可停放240辆轿车的智能停车场。

  “这是房产证、土地证,这在国内也是第一份。”中泰车业人事部经理李福意告诉记者,该地下车位是国内首次公开挂牌出让地下空间建设的立体车库,与房产开发一样,有独立的产权证和土地证,出让地表以下空间,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区别于传统车库,中泰停车场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化运用。整个车库设计像老式的“筒子楼”,两边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车位,中间则是一个带着滑轮的轨道,轨道上有个摇臂机器人,汽车通过升降坪下到车库后,摇臂机器人负责托着汽车在轨道滑行,把汽车送到指定车位,停车场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指挥机器人完成掉头、倒车、停车等一系列动作。

  “智能车库将传统平面停车密度放大4至10倍”。中泰车业副董事长闫立一告诉记者,智能车库内,每个停车平面面积是16.8平方米,空间容积是36立方米,按国家标准,传统车库每辆车平面面积为45平方米,空间容积达到140立方米。同时,智能车库每个出入口半小时可连续存取车为30辆,平均每辆车进出库时间为80秒。

  “自从爱车停放到中泰后,每天上下班至少节约1个小时。”赵强办公地点是紧临停车场的中南大厦,这幢写字楼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停车位严重不足,赵强刚刚上班时,找不到车位,每天不得不围着新街口转圈子,后经朋友指点,他找到中泰停车场,签订了月租600元的停车协议,他的生活节奏从此也快了起来。

  城市停车场建设,不欠“新账”

  中泰停车场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各大城市学习观摩的示范点,但在这个项目之后,南京市并没有对这一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这是为什么呢?

  “城市停车场建设基本遵循‘能地面不地上,能地上不地下’的原则。”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处副处长张步宏告诉记者,地下车库投资大,一般来说,一个地下停车泊位平均造价20万元,地上一个泊位成本则在8万至10万元,而地面只需几千元的管理成本。

  2014年底,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0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约为149万辆,江南六区(主城区)汽车保有量约为89.2万辆。主城区停车调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量约为59万个,停车泊位缺口近30万个。

  按每个泊位2万元标准,要填补这一空白,政府财政须支出60亿元,如果按地下车库建设标准,将达到600亿元,这无疑是一笔巨大开支,光靠政府财力短期内很难实现。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一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社会停车场建设中来,并于今年初出台了鼓励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优惠政策,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奖励补助:地下停车库2万元/泊位;地下停车楼1万元/泊位。但政策出台后,社会接受度并不高,其原因缘于停车业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微利行业。

  据了解,中泰停车场投入近4000万元,按目前120万元的年收入计算,需要25年才能收回成本,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一般预期投资回报期只有8年。

  另外,智能化车库的最大特点是停车密度高,特别适合人口密集的商圈,但在成熟商圈,寸土寸金,很难再“腾挪”出地下车库的建设空间。因此,自2009年进入南京以来,中泰智能停车场并没有能够挤进南京商圈,而仅在政府公共职能机构建筑群中寻找商机,先后拿下鼓楼区政府体育中心地下车库、老门东地下车库建设。

  “一定不能再欠新账。”张步宏说,南京平均每年新增车辆10万左右,在原有的车库缺口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新增建筑车库一定要配套到位。根据2015年《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目前南京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按1∶1.2执行,已超过国内外大城市1∶1.15的比例。

  多措并举,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根据《南京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2012-2020年),南京市从近远期对路外公共停车设施采取集中统一的规划布局,充分挖掘主城区绿地、学校操场、老城改造等空间,2014年开工建设田家炳中学、人民中学、南湖一中、门东D4地块、春江学校操场、迈皋桥等地下地面6处停车场;2015年已陆续开工建设西流湾公园、百子亭、生态公园一期、门东三条营地块、晓庄广场、雨花台中学操场等27处公共停车场,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

  “停车难是一个综合城市病,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停车难的问题越突出。”张步宏说,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通过多措并举逐步完成。随着南京四通八达的地铁线铺设,政府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在地铁沿线换乘枢纽上做足文章,如在市区规划建设了换乘枢纽9处、主城区换乘枢纽14处、老城区换乘枢纽6处,目前,在地铁2号线城东马群换乘中心、3号线江北泰冯路换乘中心均已投入使用。根据南京市政府规划,地铁3号、10号线站点将逐步建设机动车停车场21处,新增泊位约6962个。

  近几年,南京还对错峰、错时停车进行探索,先后在南京大学等高校和台城大厦等行政机关单位进行试点,取得一定效果,切实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问题。

  但这一探索也带来了新问题。如:车主不能按时段存取车辆,影响机关单位正常工作秩序;不讲卫生,乱停乱放,乱抛垃圾,破坏校园环境等。张步宏说,错峰、错时停车能够极大缓解停车难问题,应该大力推广,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带点推行,不能因为出现一些新问题就止步不前。目前南京市城管局正在对错时停车做进一步完善规划,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推出预约停车,既能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业主诚信问题。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的出行工具从自行车向汽车转变,但如今,绿色、健康的生活又在呼唤人们走出私家车,以步行和公交替代。在私家车众多、道路堵塞现状严重情况下,相信南京的做法会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