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二连浩特对外贸易“变迁史”:手语、订单、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11-17 17:5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二连浩特11月17日电 题:中国边城二连浩特对外贸易“变迁史”:手语、订单、互联网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初冬的二连浩特国际商贸城气温骤降,冷风嗖嗖。但这并不影响乌云格日勒仅有20余平方米店面“松德尔服装店”的照常营业。

  42岁的乌云格日勒是中国边城二连浩特经营服装店的蒙古国“商人”,在上月举行的中蒙博览会上,她极具意义的与中国各地客商签订了一笔关于羊毛地毯的“订单”。

  然而“遗憾”的是,在中蒙“政热经热”背景下,她仅熟悉“订单”这一贸易方式。而对早前的手语及当下的互联网却很陌生。

  当地人士指,手语、订单、互联网是边城二连浩特贸易变迁史最关键的三个词汇,做生意的人都应有所了解。

  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因早年其占地面积仅有1.9平方公里,一度被称“袖珍”小城。但随着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该市为沿边开放城市后,这里喷发出的商业气息却令人乍舌。

  熟悉当地贸易变迁的王立华回忆说,1992年前后,这里最早涌现出了来自浙江义乌、河北白沟的诸多商贩,而参与贸易的则有来自蒙古、俄罗斯、芬兰、波兰等国的民众。

  由于语言不通,王立华说,交易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买卖双方交易全程几乎不说话,他们在特定场合产生了特殊的语言——手语。交易双方几经出示手指头,便报了价,点头成交,摇头作罢。

  《人民日报》一名记者对此现象采访义乌商贩询问与外国人做生意是否懂外语?这位摊贩伸出十个手指头说:“有这个就行了。”

  “手语”的出现虽然避免了交易双方的尴尬,但绝非二连浩特对外贸易中的“常态”。进入新千年之后,“手语”交易便渐失市场。而“订单”交易则成主流。

  与乌云格日勒同样来自蒙古国的德。刚其木格,在二连浩特从事蒙古袍制作生意已有数年。当记者与其谈及“订单”的概念时,她笑逐颜开说,拜“中蒙博览会”所赐,现在她的加工制作蒙古袍生意的订单,排到了2016年1月份。忙不过来,已经雇了三个工人。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在当下的二连浩特尽管众多来自全国乃至蒙、俄的商人依然对“订单”这一词汇念兹在兹。但一些精明的商人已经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商机”。

  尤值一提的是,2014年8月20日中蒙跨境电子商务“城市商店”在该市正式上线,激发了大多数意欲改变“商业模式”的中、蒙、俄商业者,他们深切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电商的“无穷魅力”。

  1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乌云格日勒说,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商是一种趋势,一定要学会。

  她笑着说,目前她的两个孩子均在浙江上学,这样的“疑难问题”可以向孩子们请教,而且她的小女儿已经开始教她如何操作电脑,如何在网络上下单、购物。(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