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理财“傍大款”未必就靠谱

  • 发布时间:2015-11-16 02:32:53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长沙晚报记者李素平

  近日,有关河北卓达集团与无界新闻的纠纷颇引人关注:11月5日无界新闻刊发报道《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30%高息吸引40万人》。作为地方龙头企业,卓达集团公开发行所谓理财产品,回报是同期银行理财的数倍,究竟是否涉嫌非法集资?对老百姓而言,参与这类地方龙头企业的募资理财,是否有风险?记者昨日进行了一番了解。

  细究资质未明收益奇高难排隐忧

  众所周知,吸收公众存款必须得到银监会的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资质,目前国内仅银行可从事该业务。即便是地方知名的龙头企业,没有获得相关的金融业务许可资质,也是不能擅自发行所谓理财项目,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从这一角度看,的确可能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

  昨日,记者联系卓达集团所在的河北石家庄市政府群众服务热线,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卓达向社会公众发行理财这一事件是否已有明确定性,工作人员回应称“之前有人咨询过,现在卓达的问题已经交办相关政府部门了,目前还没有给反馈。”随后,记者又拨打当地金融办和处非办电话,均未能接通。

  资质尚未明确,如何判定其风险是否极高呢?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次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在在4%至5%,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8%至12%,以全国知名房企万达的“稳赚1号”为例,其预期收益率最高大约12%。而根据无界的报道,卓达集团动辄20%至30%的年收益的确高得不同寻常,尽管其称“新项目市场将有1000亿元以上的利润”。显然,对于将养老钱拿出来投资的市民而言,这类投资即便此前都能如期兑付,后续依旧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提醒收益高还要看主体是否够格

  降息后银行存款收益越来越少已是不争事实,渴望通过理财投资提升收益的市民不乏。对此,长沙市打非办人士提醒,不论是网上投资还是线下理财,投资者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选择正规机构。明显超出公司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的,尤其是没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资质的公司,却在做着吸收存款的事,并许诺以超高收益率,就可能涉及非法集资。

  通常,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在经济下行期,一个企业正常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超高利润投资回报的分配即便能够兑现,也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很可能存在非法诈骗行为。而“高回报、零风险”极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长沙市打非办提醒,如果投资者不清楚相关企业相关业务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查询其资质,通过工商登记资料判断其经营范围是否与登记的一致,还可以多找有关部门咨询,待了解详情后再做决定,切不可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