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提振内需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5-11-13 10:18:16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

  “村淘”“全球购”抢眼,纵观网购之热,反观实体商圈和消费增长的整体放缓,此轮网购井喷给内需提振带来哪些启示?

  “村淘”抢眼:新消费空间如何开拓?

  “双11”让农民将村口镇上的赶集“赶”到了网上,且爆发出更加惊人的消费能量。贵州山区的农民买到了正宗的意大利牛排大餐,温州的农民甚至在网上花50万元买了豪车……今年,全国8000多个村点的农民首次通过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平台参加天猫的购物狂欢。

  抢眼表现,符合预期。专家建议,要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需求,至少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继续千方百计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加大统筹力度,提高农村社保、医保等保障水平;三是继续加大农村的互联网、物流、支付、信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外需”内流:升级消费需求如何满足?

  今年的“双11”,中国消费者“买遍全球”。天猫数据显示,此次,300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商品,热门成交品类包括母婴用品、美妆、医药保健、食品、个护、服饰等。

  “现在不是内需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思政认为,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中高收入人群不断升级的新消费需求,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出现了计划经济时代以来的第二次短缺,使“内需”成了“外需”。

  对于意欲分享巨大消费红利的中国企业来说,潜心实业、加强研发、提高质量效益,已是必由之路。期待“新实体经济”如何抓住商机?

  火爆的“双11”背后是巨量的消费潜能,如何抓住、分享这一商业机会,是每个企业特别是中国制造业需要深思的问题。让消费者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创造消费,是企业、市场的功能。

  身处“双11”现场,很难不将网购的火爆与当下实体企业遇困作一番对比:互联网以便捷的方式满足中国升级了的巨量消费需求,而大多数实体企业还在原有的产能、产品、模式里打转,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还远远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

  不管从扩大进口,还是农村电商来看,现在都是刚刚起步。业内专家认为,如果能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巨大的内需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在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把过去追求扩张性的高速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为,我们已经告别了商品的短缺时代,进入了以质量、品质为核心的需求时代。”宗庆后说。

  “如果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而今天的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在互联网上,那么,中国就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国家’。在这一轮信息和技术革命中,前20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未来30年则是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结合,共同打造适应未来的新实体经济,这是巨大的机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