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奔西跑”到“回家淘宝”
- 发布时间:2015-11-13 07:31:2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李英本报记者吕兵兵
今年25岁的郭旗,是山东省郓城县郓州街道镇申厂村人,原来做物流生意,天南海北地跑。今年起不一样了,在参加了农村淘宝合伙人培训班后,他在村里开起了村级淘宝服务站,上线运营第一个月,帮助村民网购货物666笔,总金额29.4万元。“俺选的路没错!以后靠这个,俺两口子估摸着一个月也能挣个七八千,比打工划算。”郭旗说。
“与其在外东奔西跑,不如现在回家淘宝。”这是郓城发展农村电商喊出的既响亮又实在的口号。县委书记刘文林介绍,为落实“互联网+农村”部署,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郓城发出了《关于加快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以此为基础,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对接,并迅速铺开。淘宝大学菏泽分校于5月29日开学,县级服务中心于7月28日开始运转,107家村级服务站已开展服务。
农村电商发展的“郓城速度”
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北方区经理姜昌征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开始对接到现在,郓城已有1417家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参与到电商创业,6.8万农民可以享受到电商服务,创造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郓城速度’。”
姜昌征分析,阿里巴巴选择与郓城合作,农村淘宝能够在郓城迅速推进,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郓城领导班子对农村电商发展认识到位,二是郓城出台了科学系统的支持政策。
“第一次与郓城的领导班子谈判,他们没问税收、没问GDP,而是谈农村淘宝项目能够培养多少电商人才,农民能够从中获得哪些好处,如何帮助当地农产品销到全世界。他们认为,在未来的3到5年,电商群体的水平和能力,将是县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姜昌征说。
据郓城发出的《关于加快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人员方面,该县成立了县电子商务发展办公室,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2人,各镇街相应设立了专职电商工作人员;资金方面,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宣传推介、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搭建等;用地方面,由政府出资,在全县最繁华的商贸城开辟出1000多平米的场地,用于开展电商培训和创业,创业者一年内免房租。
农村电商从宣传培训起步
在郓城乡村采访,“多快好省,农村淘宝”、“农村淘宝用起来,农民生活好起来”等标语在电视台、新闻网、路牌广告、农村显眼墙面等处时常可见;淘宝大学专题培训、乡镇长专题培训、大学生电商培训等交互进行。农村电商氛围孕育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育这两项基础工作,开展的格外扎实。
姜昌征坦言:“正是营造出了人人知电商、议电商、做电商的氛围,对镇村干部、传统企业主、返乡大学生和年轻农民进行了专题培训,郓城孕育出了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土壤。”
副县长王明华介绍,郓城已累计投入180万元,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农村电商宣传,包括开办电视专题节目17期,购买路牌、灯牌广告1600条;在主要道路两侧粉刷宣传标语,共计260余幅,还利用2000多处农村主要街道的闲置墙面,印刷了宣传标语。
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利用淘宝大学菏泽分校设在郓城的优势,已开展电商专题培训7期,累计培训2500人;实施农村电商“千村万人”培训,从义乌工商学院、淘宝大学聘请专业讲师,深入22个镇街进行普及性培训,预计全年培训4000人;商务局和残联举办了扶持残疾人创业的电商班,县技工学校开设电商创业培训,组织部开设乡镇长培训班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电商培训班,县扶贫办组织了电商扶贫班,人社局组织了大学生电商创业班和淘宝村培育电商班。
电商创业与服务共同推进
现在在郓城,如果你想从事电商创业,可以在淘宝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在电商孵化园申请免费的办公场所;如果你想农产品上网卖,可以自己开网店,可以与“淘宝中国郓城馆”合作,还可以让村里的淘宝服务站代卖。以前,农民网购多数不会电脑操作,即使买了也只能到县城提货。现在,农民可以到村里的服务站网购商品和服务,所购货品经县里的服务中心周转,能够送到村里的服务站。
2012年被评为“中国好人”的双桥镇后黄岗村农民黄修良,因多年关爱周边孤寡老人,又称“最美香油哥”。现在,他在电商孵化园申请到了20平方米的免费场地,准备开个名为“中国好人黄修良香油”的网店。“早就想着在网上卖了,就赶上县里有好政策,太给力了!香油从网上打开销路的话,我更有信心把慈善事业做好了。”黄修良说。
电商创业,郓城农民搭上了快车道。电商服务,更让郓城农民大呼过瘾。在郭旗的村级淘宝服务站,十几分钟时间,郭福宝选购了自己喜欢的一款电动剃须刀,刘冬青在郭旗的指导下为儿子买了条新裤子。郭福宝说:“这款剃须刀,我到县城去买,怎么也得二百多。今天网上搞活动,168元就拿下了,方便又划算。”
“不仅是买东西方便,农民还可以通过服务站享受到快递代发收、预订车票、代缴通讯费等服务。”郭旗告诉记者。